朱靜
摘 要:新課程標準已經頒布實施很多年了,它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能繼續沿襲之前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必須以積極的態度迎接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提高課堂趣味性,改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程改革;初中歷史;趣味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人心,課程改革也已經大面積實施開來,教師要及時轉變自己的思想,以積極的態度迎接這場挑戰。
對于歷史這門學科,很多同學感覺自己很喜歡歷史,也覺得歷史故事很有趣,可是一涉及具體的需要記憶的內容或者理論性的內容就覺得無聊至極。由此可見,在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的背景條件之下,歷史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改變學生對歷史的看法,使學生熱愛歷史,喜歡歷史,發展歷史性思維,從而形成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
歷史教師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要著眼于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學生只有真正感興趣之后,才會提高學習效率,實現“樂學、會學”的教學目標。筆者將在下文圍繞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趣味性做簡單的
論述。
一、注重提高課堂導入環節的趣味性
我們都知道,導入環節在課堂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教師的導入設計比較成功,不但能將教學內容緊緊聯系在一起,
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進而啟發學生思維。如,在學習《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現圓明園復原圖和經過英法聯軍洗劫之后的慘敗景象。學生通過對比,內心會受到深深的震撼,教師在這時候不失時機地說:“圓明園本是六代清朝皇帝建造的皇家園林,在建造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當時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蘊含著中西方建筑藝術的精華。可是同學們看到的景色是什么呢?我們已經看不到絲毫的原貌了,只有殘垣斷壁,一片破敗不堪的景象。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這一切都是因為一百多年前英法聯軍對中國的侵略造成的,而這段歷史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盡管這段導入只花費了寥寥數分鐘的時間,卻產生了不錯的效果,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教學內容上,不但帶著一種沉重的心情回顧這段歷史,同時,對如今祖國的強大產生無比的自豪之情。
二、為學生創設品嘗成功喜悅的機會
學生如果在某一學科中獲得成功,或者受到相應的鼓勵和贊揚,就會產生更強大的學習興趣。可見,良好的自信心是推動學生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學生只有對學好歷史產生自信心,才會迎難而上,獲得大幅的提升。所以,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在課堂上的閃光點,哪怕只是一句話,教師也要對學生提出表揚,使學生品嘗自己成功的喜悅,從而對歷史學習產生更濃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如果教師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擺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架勢,對學生進行諷刺挖苦,這樣不但不會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也容易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失去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對學習產生厭煩之情。所以,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語言,一定要適時地對學生提出表揚。
三、將枯燥的歷史知識轉換為有趣的形式
歷史學科需要記憶的內容很多,但是,如果一味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學生不僅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而且由于缺乏趣味性,學生的記憶效果也不會很好,常常是一節課下來,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能夠記住的內容卻少之又少。教師要關注知識記憶的趣味性,發動全班同學一起探索歷史知識的記憶竅門,將枯燥的地名、時間等歷史知識轉化成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這樣能夠大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同時也能改善學生的記憶效果。如,在學習《北京條約》內容時,有的學生就采用諧音的方法來記憶,大部分學生都能很快實現教學目標。《北京條約》內容共分為五點,分別為:準許華工出國;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賠償英法兩國800萬兩白銀作為軍費;將九龍司地方一區割讓給英國。學生只需要從每條內容中摘取一個關鍵字,組成“準許天天陪酒”就能夠準確地記憶條約內容。
學生通過聯想法、諧音法以及編口訣法,將枯燥的歷史知識轉化為充滿情趣的東西,從而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引導學生在協作中完成知識的學習
與他人的協作能力是未來社會對人的一項重要要求,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協作能力非常重要。要想實現這一點,教師最好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學習。教師為每個小組分別布置一定的任務,學生帶著問題,在小組內部討論、歸納問題的答案,最后由每一組的組長向老師匯報學習的成果,由老師進行糾正和補充。這樣做的優勢在于每一位小組成員都必須互相幫助,積極參與,形成探究合作的良好氛圍。
在歷史教學中要注意提高課堂趣味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這樣才能夠提高歷史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進一步貫徹落實素質教育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有效推廣。
參考文獻:
[1]董曉禮.巧用數字建體系 趣味濃縮編歌訣:初中歷史學法淺談[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1(3):80-81.
[2]孫霞明.趣味導入,讓學生輕松走進歷史課堂: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趣味導入法的設計藝術[J].江西教育:綜合版,2010(3):38.
[3]龍華武.知識與趣味并重 傳統與科學齊飛:新課標下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果的方法探究[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12):43.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鐘吾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