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霞
摘 要: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隨著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可見,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則可以對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綜合素質進行全面提升,以此來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
關鍵詞:探究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創新意識;創新能力
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知識與技能、能力與素質的獲得,需要通過嚴格把握實驗教學的節奏來實現,在這個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將會有助于他們養成積極的探索與創造精神,不斷開拓自己的視野,那么,在未來學習乃至生活、工作的旅途中都將獲得無數的幫助。
一、實施探究性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在物理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充分考慮到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其中探究教學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既學到知識,又對各種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1.教師在課堂上和課下都要注重對學生知識學習能力與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學習過程中,多變換學習方式,為學生創造更大地發揮空間,讓學生在科學氛圍中對知識進行探究和掌握,以此促進學生自我思考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的發展。物理教學之前,教師要針對所教授內容進行全面解讀,根據所涉及內容的難易程度、易混淆知識點和注意事項進行演示解讀,在演示實驗中建立學生全面的感性認識,讓他們在自主觀察中獲得感悟,在教師啟發性思維的引導下學會自己思考去嘗試解讀問題、解決問題,以此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2.在探究性實驗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自身的定位問題
教師以引導者、啟發者的身份做到順其自然、因勢利導,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展現出的創新性思維火花進行保護和鼓勵,讓他們在被肯定的過程中獲得樂趣與成就并長此以往形成良性的探索思維與習慣,最終形成帶有鮮明個人風格的創新性思維與創
造力。
二、實施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常規物理實驗教學主要是通過演示實驗過程、操作實驗步驟來驗證實驗結果,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一種只注重實驗形式的演練模式,學生們可以說是通過模仿、繼承刻板的獲得知識與技能。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提出,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已經不能再固步自封,要走出傳統觀念局限,要在教師乃至學生中間培養出“求同存異”的氣氛與思維。現代高中物理教師要改變教學思維,改善教學方法,以鼓勵學生自我能力和思維發揮為主,給他們空間讓他們成長。在這種目標下,通過設計性實驗來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可謂是當前非常有效的一個途徑。
以測量性試驗為例,不同的測量儀器在用途上也較為固定,
比如,刻度尺測量長度、天平測量質量等,在突破局限性思維中,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去測量一些外在看似沒有因果關系的物理量,從而挖掘其背后深層次的探索意義,這種求異思維無疑是學生們當前亟須培養的。例如,一個題目要求“用一根卷尺測量一堆砂礫間的動摩擦系數”,乍一看本題無從下手,畢竟卷尺只能獲得長度,動摩擦因素看起來不僅困難且風馬牛不相及,但是,不妨換個思維方式,動摩擦系數的獲得需要建立在選對運動的基礎上,結
合高中物理實驗中最常使用的斜面模型,可以通過逐漸增長斜面傾角使得木塊在斜面上發生相對運動,由此可以聯想到砂礫在斜面上慢慢滑下形成圓錐體并且不斷增高直到即將發生滑動狀態,此時砂礫的形態就構成了一個經典的斜面模式,以這個斜面上的砂礫作為經典斜面上的木塊不就能順利地獲得動摩擦系數了嗎?像此類題目物理中還有很多,都是通過將一些難以測量的物理量轉化為通常接觸到的一些可測量的簡單的物理量來進行解答,在這種題目中,關鍵性的就是學生們設計性實驗思維的模式和求異思維的探索精神,可以說,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是學生們鍛煉與培養的重要途徑。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培養,需要在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優勢的基礎上,結合新的實驗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啟發性能力,通過一系列新型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創造力進行培養。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廣大教師也應該注重這一問題,從而真正地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林衍斌,郭年粉,石東方.新課標下的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教學[J].物理實驗,2008(3).
[2]游慶光.高中物理定性實驗應用于習題教學的分析[J].神州:下旬刊,2012(12).
[3]劉益民.有關高中物理力學習題的實驗化教學嘗試[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2(1).
[4]陳德榮.高中物理設計型實驗的教學與復習[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1(5).
(作者單位 重慶市豐都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