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妍蕾
摘 要:物理科目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內容,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高中物理課程應依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將生本理念落實到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建平等、樂觀、和諧的教學環境,進而調動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高中物理教師應基于生本理念幫助學生自主探索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簡要論述生本理念下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方法,目的在于更好地幫助學生收獲物理知識,掌握學習方法,成長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
關鍵詞:生本理念;高中物理;教學方法
生本理念指的是以學生作為教學的根本,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其不僅是一種理念,同時也是一種教學方法。生本理念的宗旨是:全部為了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人天生就是學習者,擁有無限的潛能,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進而完善自身成長。以下以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為例,探討生本理念下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方法,供相關人士參考。
一、改變學生的學習觀點
有很多學生在課堂上沉默不語,更不會進行自主學習。這是由于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才是教學的主體,學生被動地遵循教師的思路,對知識沒有進行深入思考,只是機械記憶,應付考試。這種方法不僅教學效率不高,而且使學生感覺學習就是枯燥乏味的,知識只要背誦就可以,無法靈活應用,更無法在實際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因此,教師應改變學生的學習觀點,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發現物理知識中的問題,自行動手進行解決,使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學習興趣,克服懶惰、馬虎等壞毛病。同時,教師在旁邊給予專業性的指點,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在高中物理課堂進行生本教育不僅要對學生學習時的主動性進行關注,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交流與合作??偨Y自身發現、掌握的物理知識,同小組同學或班級同學進行交流,取彼之長,補己之短,更好地完善自身成長。教師也應在生本教育過程中認清自身扮演的角色,發揮好引導與幫助的作用,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專業指導,對學生表述的看法不應全盤否定,而是要先進行鼓勵,進而對其觀點進行評述,讓學生掌握其中的知識,發現其中的不足,完善知識結構。
二、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
對于高中物理來講,其同初中物理有很大的不同,初中物理科目內容較為簡單,學生只需記憶物理公式、定義就可以求解習題,而高中物理內容相對較復雜,僅依靠公式、定義無法全面求解物理試題,因此,教師應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其對物理學科產生興趣,進而更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掌握與記憶。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思想觀念還不太成熟,教師在進行課程講解時應多給予鼓勵,讓學生增強自信心。例如,當學生成績上升時,教師可以采用一定的物質獎勵,讓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當學生成績不理想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查找其中的不足,鼓勵學生繼續努力。這樣不但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對物理學習樹立信心,同時還可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一舉兩得。
三、增強學生的聽課效果
高中學生在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課堂教學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課效果同其物理學習情況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有責任督促學生認真、仔細地聽講。然后對所學內容進行分析、歸納。另外,在其他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時,學生也應認真聽講,對比自身觀點,查找不足。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小組中包含成績較好、成績一般及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讓學生相互進行合作。例如,在教師講課時,讓成績較好的學生督促小組成員認真聽講、記錄筆記,在知識講解結束后,讓小組成績一般的學生歸納當堂課程的講解內容,讓成績一般的學生對課程中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同以往學習過的知識進行聯系,成績較好的同學負責對他們的觀念進行補充。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聽課效果,同時可以促進學生間進行溝通,實現全體學生共同進步。
四、利用疑問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索
教師在進行新課程講解時,可以事先為學生設定幾個小問
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程預習,進而在課程講解時,事半功倍。例如,在人教版課程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第四節“牛頓第三定律”課程講解前,教師可以為學生設定以下幾個問題:牛頓第三定律的內容是什么?其同牛頓第一、第二定律有什么異同點?牛頓第三定律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應用等。學生在求解問題、查找資料的同時,不但為以后的物理學習夯實了基礎,同時也拓展了的知識面,深入理解了課本內容,進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但是,教師在設定課堂疑問前也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其一,設定的疑問應同課程內容保持一致;其二,設定的內容應在學生可以找尋的范圍內,不可設定太難或太容易的問題;其三,設定的疑問最好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一定的關聯性,進而更好地讓學生將物理知識同實際應用相聯系。
五、利用實驗調動學生積極性
根據相關調查發現,很多高中學生喜歡物理課程的原因是其具有相應的實驗。教師在進行課程講解時,應充分利用物理實驗,讓學生對知識有更直觀的感受,通過親自動手、動腦,更牢固地掌握相關知識。例如,在進行“利用油膜法估測分子大小”的實驗時,可以讓學生在實驗前計算出每一滴油酸溶液在純油酸中的現實體積,就是先要掌握油酸溶液的配置濃度,再測量出其體積,進行計算。油膜測量的方法是先將玻璃板放置在淺盤上,把油膜的形狀利用彩色畫筆繪制到玻璃板上,測量玻璃板的面積,進而計算油膜面積。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可以很輕松地記憶計算公式,掌握物理知識點。
六、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也逐漸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高中物理課程來講,其具有抽象性、理論性等特點,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其知識更全面、系統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將一些無法操作的實驗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模擬操作,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物理課程內容。例如,教師在進行物體受力內容講解時,因學生看不見力的形式,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講解各個力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更直觀地掌握相關知識點。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件中添加一些色彩豐富的圖片,同課文相關的視頻等,將枯燥、單調的物理課堂變得生動、靈活,進而調動學生的求知欲。高中物理課程所要講解的知識點很多,但是課時相對較少,面對這種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前需要仔細備課,在講解知識點時用粉筆書寫板書,經常知識內容還沒講解完就下課。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就可以事先制作好課件,在上課時投影到屏幕上,節約板書的時間,更好地讓學生進行物理思考。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查找一些物理資料,拓展學生的知識儲量,豐富學生的見聞,更好地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
總而言之,對高中學生進行物理教學應按照國家教育部的相應要求,將生本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利用分組方法幫助學生學會合作,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探索物理相關知識,完善自身成長,為未來發展夯實基礎。因此,對生本理念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進行探討是值得廣大教學工作者深入思考的事情。
參考文獻:
[1]王艷輝,葛仕恩,伍建國.高中物理的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08(1).
[2]張美娟.淺談生本教育中教師角色的定位[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9).
[3]王曉煒.試析如何在高中物理課堂貫徹生本教育[J].科教導刊,2012(27).
(作者單位 江蘇省武進高級中學)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