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巍
摘 要:對于化學學科,在課堂上采取生活化教學方式,老師在合理利用課本素材的基礎上,必須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通過學生平常的生活例子進行有效的授課,研究對高中化學采取生活化教學的高效實施方法。
關鍵詞:生活實例;生活經驗;生活資源;研究學習;課后練習
結合生活中的實例來學習化學,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高效的記憶效果,而且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讓學生感知生活處處是化學,對化學產生一定的學習興
趣,對化學的教學成果也頗有幫助。
一、從生活實例開展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一貫的思維都是通過學科本身去掌握知識。對于剛接觸的新知識,且都是一些專業術語,學生對此不甚了解,因此也提不起興趣?;瘜W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老師可以利用學生對生活中一些現象的了解,提出一些相關問題,讓學生去解答,從而開始新知識的傳授,使得學生知道學習化學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利用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想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聯系起來,老師必須提供大量的與素材相關的生活實例。因此,老師在授課之前,必須將化學與生活有機結合,促進學生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通過生活經驗理解化學思路
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幫助學生有效的提高對一些概念的理解,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首先對生活中與之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處理,然后再將其轉換到化學本身進行分析理解,從而達到學習目的。學生由平日對生活中一些化學現象的觀察所形成的思維,與化學科學還是有一定差異的,這或許對他們學習化學不利。像生活中,他們會把水霧認為是水蒸氣,然而并非如此,水霧是小水滴,而水蒸氣屬于氣體,可見光根本無法看見,當代科學表明,對于這種不正確的思想,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所想的那些不正確的思想全部顯現出來。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最后使學生建立正確的科學思想。
三、合理運用生活資源,積極完成課外科技活動
為了科學合理地利用生活資源,我們創建了課外科技活動小組,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擴展學生的知識領域,還能有效地將其運用在之后的課堂學習中,使生活資源高效地運用于教育工作。通過課外實踐我們可以得知,科技制作就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而進行的的科技設計的一個過程,從中可以促進學生動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提高,在培訓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有些同學通過老師的指導及輔助,有了自己的小創作。在高中學習過程中參與的這些創作活動對于學生之后的學習以及創新工作都是相當重要的環節。
四、大力實施研究性學習方法
采取研究性方法進行高中化學的學習的時候,老師應該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激勵學生自主創新。我們必須摒棄之前的教學方式,生搬硬套的學習,而是讓學生自己吸取知識,通過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然后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對其進行分析探討,理解性地達到對知識掌握的目的。比如:對“廚房里的化學”“對化妝品成分的探究”“維生素王國研究”等課題進行分析。一旦所分析的知識和學生生活中遇到的現象能夠結合起來的時候,就會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探究的歷程中,他們會通過所學的化學知識去處理相應的問題,而且當他們碰到一些難以處理的疑問時,他們也會積極地搜索與之有關的文獻,或是與其他同學進行探討,咨詢老師等。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將課本知識與生活資源緊密聯系,使得學生敢于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五、充分發揮課后練習的作用
我們的生活是繽紛多姿的,當然也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化學現象,而親自將我們的生活與化學的學習過程相結合,從中去研究它,則會對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有很大的幫助。比如說,當學到農藥和化肥的有關內容時,老師開始就應該介紹關于兩者的應用方法,它們對于農作物有什么好處,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如,過多地應用農藥化肥會對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等。緊接著就要設計課外練習了,了解自己家里的土壤平時都用的是哪種化肥,哪些河道都受到了它的威脅,威脅到哪種地步?該地區的水土污染還受到哪些原因的影響?對于目前的污染現狀,政府部門給予了怎樣的應對策略?再比如說在對糖類、油脂、蛋白學習以后,對于課后的練習,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歸類題,通過學生平時接觸的食物對所學知識進行掌握并能快速記憶,同時可以讓他們對有關的食物營養進行查閱,給自己制作科學的膳食計劃,當然家人,朋友也不例外了。如果家中存在肥胖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飲食習慣的問題;如果家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他又應該注意哪些飲食問題等等。我們的生活與化學息息相關,生活里的化學現象處處可見,對化學的學習有助于我們更高質量的生活。
生活處處是化學,對化學的研究,就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應該留心觀察身邊發生的事物,對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多研究,
這樣才有助于化學學科的學習以及科學的進步。
參考文獻:
陳文堅.化學課堂教學生活化[J].廣東教育:綜合版,2008.
(作者單位 江蘇省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