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洋
摘 要:初中化學主要是以實驗為教學基礎的課程,隨著新課改的逐步實施,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是教學中教師培養的重點。自主探索是學生提出疑問,并逐步通過自身的實踐來證明自己觀點的一個過程。初中階段的化學主要是通過實驗幫助學生驗證一些化學現象,所以,在化學的學習中,探究式學習是較為有效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探索能力;培養;主體地位;實驗
一、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培養探究能力的前提
新課改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作為教師更要充分認識到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習服務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正確對待學生的差異,并且要樹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敢于提問、敢于質疑、敢于挑戰。
二、實驗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
1.教師要讓學生在實驗之前對實驗的步驟做好預習
因為實驗的步驟不一樣,可能導致實驗的結果不一樣,如果學生在實驗時沒有得到想要的效果,教師也要啟發學生思考,而不要一再強調和注重實驗的成功性。
2.教師要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試驗
探究性學習就是要讓學生不斷地研究,而不是禁錮學生的思維。例如,在介紹氫氣的制取時,除了課堂上用的鋅粒和稀硫酸,是否可以找到別的物品代替?例如,常見的電池外殼鋅皮和家里用的食醋可以嗎?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探究多種學習方法。
3.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實驗之后,也可以留出一部分時間聽取學生的實驗心得
比如,在實驗中,哪個同學遇到什么問題,是怎么解決的;或者對實驗學生是否有新的見解,大家交流的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分享了每個人在探究時遇到的問題。
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教學中的一個新突破。課堂上,雖然教師講授得很多,但并沒有達到拓展學生的思維的效果,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恰恰改變了這一不良現象。目前,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方法在教學中已經有很多,本文只是做了初步探討,希望對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盡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趙新苗.初中化學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學周刊,2013(5).
(作者單位 貴州省鎮寧縣本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