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俊杰
摘 要:學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在學校教育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根本任務和主要目標不在于培養專業性體育人才,而是本著“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訓練的同時,著力培養他們的情趣意志和實踐精神,從而有效發展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因此,在職高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于理性教育思維基礎上的戰略眼光和長遠目標,以激發學生體育情趣、培養良好運動意識為主抓手,通過各類途徑和有效方法,積極鍛鑄學生的情感意志、體育精神和創造能力。圍繞“培養學生運動習慣,奠定終身體育意識”這一議題,結合職高體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試對此作出拋磚引玉之論,希望能為更多實踐者提供一些
借鑒。
關鍵詞:職高體育;學生自主運動;終身發展意識;實踐與思考
針對傳統體育觀念和課程教學模式,《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中明確指出: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更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這就啟示我們,在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活動中,一方面要對學生傳授基本知識、培養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則是以情感因素為敲門磚和突破口,積極有效地發展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
從而為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客觀存在的多類復雜性因素,體育課程及其教學活動長期處于“低層次化、低水準化”的發展態勢之中,從而逐步形成了“學生喜歡體育活動,但不喜歡體育教學”的不良現象。
一、努力營造學生自主運動的強烈氛圍
新課程理念明確強調,情感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情感因素尤其對于患有“情感饑渴癥”的職校生而言,顯得十分突出和非常重要。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目前的職校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普遍具有“90后”的社會特質;
其二,由于缺少高考升學的動壓力,他們對比較感興趣和主要專業之外的課程教學并不放在心上;
其三,由于多重因素,職校生的生源素質不高,部分學生的基礎成績和學習品質比較差,屬于“雙差生”之列。
因此,在職高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培養和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有效創設各類平臺和條件,大力營造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努力為學生活動提供良好的心境和氛圍,從而自覺吸引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活動。譬如,可以把中短跑課堂教學轉換成“老鷹逐兔”“越野探險”等形式;把籃球運球訓練教學轉換為男生之間、女生之間和男女混合形式的學習比賽活動。
二、努力培養學生自主運動的意識能力
在學校教育中,體育與健康是一門以訓練體能與技能并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形式內容的技能性基礎學科,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和運動能力,則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在職高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把全面培養學生的運動意識和自我鍛煉能力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
一是本著“思想是行動先導”的原則,除了教學基礎知識和訓練技術技能外,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體育意識、認識能力和情感意志等方面的教育與培養。如:可多向學生分類介紹李小龍、王軍霞、鄧亞萍、姚明等國際體育巨星的成長歷程和重大影響,使得他們能夠從中充分意識到體育運動無論對于個人發展還是對于國家民族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十分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是注重培養學生在自主運動中的獨立鍛煉意識和自我調控能力。一方面引導并教會學生在自主鍛煉活動中如何對訓練的次數和量、運動的時間和強度、運動的成績與進步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記載與分析,定期不定期地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與總結,促使他們相互學習,有效實現資源共享;另一方面,引導學生積極開展體育游戲活動的創作編排活動,以有效發揮“激勵、喚醒、鼓舞”的藝術教學功能。
三是重視對學生的信息反饋和目標激勵管理。
三、努力誘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維度空間
現代教育觀認為,學生的學習意識有多強,思想維度就有多廣,進步空間也就有多大。因此,在職高體育教學中,我們要本著“以學生為本,促進全面發展”的教育原則,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努力構建發展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的良好環境。
一是要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并把之與傳統教學方式結合起來,努力改善職高體育教學的環境。如:在教學中交替使用講解示范,并利用多媒體技術把一些較高難度的動作要領進行“緩放”“定格”“回放”,或者對一些容易混淆出錯的技術要領進行直觀演示,并進行正誤對比教學。
二是放手、引導并鼓勵學生對一些體育學習活動進行創編改造,以發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娛樂性體育活動。如:可把“打沙袋”變為“跑圈擊打目標”形式,把跑步訓練轉換成“敵逃我趕”“突破重圍”“繞桿比賽”等形式;把彈跳訓練轉換為“空中摘球”形式。教師對學生的這些發明創造要給予欣賞、表揚和鼓勵。
三是在日常教學和訓練中,可把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
并積極開展小組訓練和創新比賽活動,讓學生在娛樂中促進學習,在合作中增進交流,在競爭中有所創造,全面發展學生思維和實踐的維度空間。
總之,體育課程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為發展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基鋪路,更重要的是激勵鍛鑄自主運動的意識、習慣和能力,讓學生在快樂學習中不斷地享受運動樂趣,感悟運動益處,發展運動意識。
參考文獻:
張朋炬.體育課愉快教學的途徑[J].小學教學研究,2008.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旅游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