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麗娟
摘 要:我國歷來就有句俗語:“一切要從娃娃抓起。”幼兒時期的孩子是培養他們一些行為習慣的啟蒙階段也是最關鍵的一個階段,對幼兒的教育問題也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而備受關注。有關專家也指出了對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們進行交往能力的培養對其以后社會化、個性化和情感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目前在普遍倡導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作為剛剛接觸現實教育的幼兒們來說如何全面發展也將成為教育界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幼兒發展;交往能力;面對困難
幼齡兒童首次脫離父母來到學校開始獨立學習,這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將是一個重要的嘗試,幼兒班的教育是對幼齡兒童的一次思想啟蒙,幼兒班的孩子們在學校接觸到的事物將會影響到他們的日后成長,整個幼兒班的環境和氣氛也將會影響到這些兒童日后的行為模式的養成。
一、培養幼兒班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
與人交流是在目前甚至將來的社會中都是一門值得學習的社會技巧。對幼兒班的孩子從小就開始這方面的培養,不僅使他們逐漸學會如何與人打交道也可以通過與同齡人交流來避免孤僻、自卑等不良心理因素的產生。
1.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些必要的禮貌是必須的,從幼兒時期就讓孩子們懂得如何使用禮貌等用語也是我國的優良傳統美德。在幼兒班,老師們可以通過傾聽兒歌、欣賞童話故事等來教小朋友們“懂禮貌,講文明”。
2.處于幼兒時期的孩子們心思單純,愛玩愛鬧,老師可以運用孩子們的這種天性,多與孩子們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會合作團結、學會如何與別人共同分享。游戲是幼兒時期的孩子們所喜愛的,在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上進行教育,擺脫了口頭教育的枯燥和無效,讓孩子們印象更加深刻,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們的思想。
3.幼兒時期的兒童所能接受的知識能力有限,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減少對他們實行知識的灌輸,多給他們自由的活動時間和空間,讓幼兒班的小孩子們聚集在一起共同玩耍,通過在一起游戲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老師也可以組織幼兒孩子們進行生日祝福等熱心的活動,培養孩子們的愛心和熱心。
二、培養幼兒班孩子面對困難的能力
社會經濟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伴隨而來的就是社會競爭壓力的加大。很多畢業的學生在剛踏入社會就會被殘酷的現實壓力所打垮,為了提高整體國民的競爭意識和抗壓能力就得對在處于幼兒時期的孩子們進行面對困難能力的培養。但是,如何正確積極地引導幼兒們面對困難,使其在幼兒發展時期心理健康的發展成為幼兒教育期間的重要難題之一。
經過調查顯示,幼兒因為沒有受到過實踐的體驗,意識往往很容易被帶動,因此,在面對困難時承受能力弱。克服困難的能力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它將會貫穿于幼兒的整個人生,人的一生是在不斷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成長歷練中不斷提高自身克服困難的能力。但是,對于幼兒的克服困難的教育,教師們可以從其他方面著手,逐漸使幼兒對這一方面有所認知。教師適當地實施一點逆向教育能夠讓幼兒逐漸培養抵抗困難的能力,也能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地發展。
當孩子們在幼兒階段就開始逐步接受困難,這不僅對他們心理有個良好的發展也為日后在成長過程中遇到苦難時不至于完全無法適應而被社會所淘汰。
孩子們在幼兒時期就開始接受教育,教育的內涵不僅包括了讓孩子們知道科學知識可以增長見識,教育更加關注的是孩子們身心的全面發展。只有一個健康完整的人,才有機會去提高自身知識的增長。將教育界廣為崇倡的素質教育實施到幼兒班中,從幼兒時期的教育抓起,真正做到全面貫徹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只有先從觀念著手幼兒班的孩子們才能真正做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閆鳳珍.在感受體驗中發展幼兒同伴間的交往能力實驗報告. 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5(4).
(作者單位 吉林省扶余市肖家鄉第二中心小學)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