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微雨
摘 要:異步教學應用對信息化教育的進行有著“推波助瀾”的效用,對傳統教學模式、教育理念的改革,教育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和培養創新人才具有深遠意義,是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信息化教育;異步教學;教學運用;注意事項
一、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的全面改革與發展,使之適應信息化社會對教育發展的新要求。信息化教育,要求在教育過程中較全面地運用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信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改革,從而適應正在到來的信息化社會提出的新要求,對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教育信息化的技術特點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基本特征是開放、共享、交互、協作。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模式。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帶來了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促進教育改革。對傳統的教育思想、觀念、模式、內容和方法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二、異步教學
異步教學法講究的是因材施教,是指教師以個別化的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學目標,學生積極地、自主地、創新地、個性地開展學習活動的現代教學模式。這是一種新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學生通過“六步學習”:第一是學生自己主動預習教材要求要掌握的知識和內容,進而進一步地學習相關知識;第二是學生專心上課,主動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困難;第三是學生課后及時復習所學的相關知識,加以鞏固和記憶;第四是學生獨立書寫作業,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思考,延伸知識面和思維;第五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和改正作業中的錯誤和自己的錯誤方法;第六是對所學的知識、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進行總結,在總結中加深記憶。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思維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式,養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和進行學習總結的良好習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提出疑惑和難題,指示其解決方法和思維方式、知識擴展,了解學生實際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談論,加深對知識的思考和掌握,進而通過總結概括讓學生扎扎實實地記憶和掌握相關知識、思維方式和解決方法。
異步教學是與傳統的“硬塞式”教育、“同步教學”完全不同的教學方式。在異步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者,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式、性格特點等不同學情制訂個別教學方式、教學目標,讓學生真正地實現自主學習、個體學習,“對癥下藥”,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教學質量。這才真正實現了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有效統一。
異步教學的主要特征有:(1)“問題式”教學,通過不斷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探索、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獨立、創新學習習慣;(2)體現了對學生學習主體的尊重,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個性化自主化學習,教師作為指導者,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教學活動;(3)緊密結合教師的“個別指導、分類指導和全體指導”模式與學生的“獨學、對學、群學、請教教師和全體學”的特點和作用,有效地運用于教學過程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在高校信息化教育中通過“六步”實現異步教學應用
異步教學過程,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學—啟發—復習—作業—改錯—小結”的個性化自主化學習,從而解決問題并掌握解決問題的思維和方法。
1.自學
在上新課之前,教師根據將要學習的內容制訂相應的預習提綱或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根據提綱或問題去學習新內容,一邊學習一邊思考,這樣有目的性地學習,更容易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也更易于記憶知識,學生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想法跟同學們分享,
遇到自己有疑問的知識提出來向老師請教或者與同學們一起討論,這也讓教師更易于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指出重點。
2.啟發
教學前讓學生們認真思考,通過思考一段時間還不能解答的,教師要適當地啟發;通過思考可以領會,但以其能力不能用恰當的語句來表達的,教師要適當地去引導。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啟發學生,引導學生,但是不能“牽著鼻子走”;嚴格要求學生自主思考,但是不能讓學生覺得負擔重、壓力大;引導學生尋找正確的學習途徑和思維方式、解決方法,鼓勵他們自己總結結論。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入透徹,思維也更加開放,聯想力也得到充分發揮,真正地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3.復習
復習是強化記憶和鞏固記憶知識,防止遺忘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給學生劃出復習要重點掌握的內容,以及之前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在復習過程中概括總結知識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并試著運用于新問題的解決,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系統化、整體化的掌握,而不是零零散散的知識點。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往往會思考到一些新的更加深入的問題,這也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更進一步的引導。如此往復,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就會越加牢固,對知識的運用也會越來越手到拈來。
4.作業
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安排相應的“必做題、鞏固題、深化題、提高題、過渡題”,有針對性、慢慢過渡,對學生的提升益處明顯。學生在做作業過程中,需要自主地、不斷地復習和聯想學過的知識,加以思考,將新知識與舊知識相結合靈活地運用于解決問題,在運用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和鞏固,提升運用知識的能力和運用技巧。教師可以通過作業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對共性問題可以集體討論、指導,對極少數學生的問題可以單獨輔導,教學效率和質量大大提高。
5.改錯
教師在發現學生的錯誤時,不能否定其能力和努力,要一步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錯誤、面對錯誤、找出錯誤的原因、尋找改正錯誤的方法、如何避免再次犯同類的錯誤。通過這種方式,講解基礎知識、解題技巧、思考方式等,讓學生積極克服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熟悉、掌握和運用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克服對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的畏懼心理,在改錯中逐漸進步,讓學生明白,改錯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在改正錯誤的同時可以學習和鞏固知識點,只要打好基礎,就可以解決相應的問題。幫助學生學會查錯、排錯和改錯,讓學生自己制作一本錯誤作業重做本,定時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相信通過足夠多的練習,學生就能牢牢地掌握和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
6.小結
教師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將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系統化、概括化,將所學的技能進一步綜合化、熟練化,從而掌握相對完整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自學能力,發展智力。教師布置小結參考提綱并進行小結指導談話,指示小結方法,學生對教師的談話內容作重點筆記。學生根據小結參考提綱進行獨立小結。教師進行巡回指導,一邊了解學情,一邊與學生研討小結問題。學生根據小結參考提綱,將課文中的有關重點內容摘錄在小結筆記本上,以便思維加工、整理和概括。學生在小結過程中,如果遇到難點或需要加深理解的內容,要反復閱讀和深思課文并認真查閱參考資料和工具書,如果經過獨立思考,問
題還得不到解決,可與附近的同學展開小聲討論,或請教教師。
四、異步教學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異步教學方式不排斥其他具體教學方法;要處理好日常教學與理想教學狀態之間存在的差異;要處理好運用操作模式與復雜的教育教學現實的關系;實施異步教學理論,最初階段必須重視對學生(特別是對學困生)的自學方法的訓練;實施異步教學必須建立各種必要的教學制度,以保證順利實施。
在高校信息化教育中推動異化教學的應用,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運用一切教學條件,根據學生個體的具體情況制訂教學計劃和目標,積極開展課堂內外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孫娟,張寶昌,李娟.異步教學在高校信息化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4).
[2]徐芳.網絡環境下異步交互教學策略的研究[J].揚州大學,2009.
(作者單位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