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琴
摘 要:就我國初中教育家校合作中的班主任與家長合作交流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初中教育;家校合作;合作交流
一、概述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與個性發展的重要階段,因而在教育問題應加強重視,其中作為其獲得教育的家庭與學校是教育成效形成的關鍵,因而家校的合作交流是教育中必不可缺少的環節,下面將探討初中班主任與家長合作交流的問題。
二、初中班主任與家長的交流合作
1.現存的問題及其原因
學校與家庭合作交流的關系應建立在相互信任并以孩子為主體的基礎上,在家校合作過程中應以正確的教育價值觀作為指導,以樹立好學生良好的世界觀與道德觀為宗旨,并以全面發展其個性為目的。通過實踐經驗發現,目前,我國初中教育在這方面一直在不斷地做出努力,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及時解決。
由于個人生活壓力太大的個人自身條件的限制導致班主任和家長雙方在合作上投入的時間與精力有限。其次由于家長們的素質參差不齊,很多家長在文化素養與品德修養上不足,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因過分望子成龍而停留在包辦、獨裁上而非將更多的精力花在聽孩子內心的想法與聲音上;因而班主任與這類家長合作起來就更加吃力了,還有很多家長將教育方法寄托于學校。另外,在合作過程中,很多家長認為自己與班主任地位不平等,由于我國的傳統和社會環境賦予了老師在學校過多的權威而致家長在合作處于被動地位;而很多班主任則因為學校社會的壓力,過
分重視初中升學率與中考而忽視了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們身心健康與自我個性的全面發展,因而在家校合作上出現了很多走形式的現象。
學校作為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場所,除了負責傳授知識,發展智能,還需為塑造學生人格而樹立其正確的道德觀,在家校合作中應該互相信任,但家長因不信任學校和班主任而造成家校合作無法正常進行,這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因而無論是制度的健全或者是教育共識的達成上都需要不斷地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與成果。
2.解決班主任與家長合作交流的對策
首先,這既然是一個合作的關系,家校雙方就應該站在平等的地位,明確各自的責任與義務,在對學生的教育中需相互支援、緊密聯系;既不是以家長為中心,也應以班主任為主導,而應學生為主體。雖然時常發現在家校合作,家長的出現讓班長在一定程上深感恐懼,害怕其監督影響到自己的權威性,而無法很好地合作交流;因而在家校合作中,班主任要學會樂于聽取家長提出的意見,坦誠合作,體現真正的教育精神與素養。
良好的合作氛圍是家校合作的前提,利于相互的溝通與合作;而其中,班主任則應承擔主要的責任。首先,班主任應以積極的態度接受家長們作為合作伙伴;再者就是需要班主任用實際行動真誠坦率地交流;而且還需盡量制定出一定可控的合作計劃,按其執行,不能太過隨意。合作不是簡單相互保持聯系而是在交流中不斷達到在學生教育上的共識,因而需要一定的計劃讓家長與學校教育的步調保持一致,互相配合協作,為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而形成系統、科學的家校合作活動,不讓家校合作流于形式。
因中國傳統的社會文化影響,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過于感性而缺乏理性的規范,反而因自己過重的教育責任心而影響其獨立意識與處理能力的培養;因而不但要發揚家長在家校合作中的參與的熱情,還要在合作中加強學習型家庭的構建以提高家長教育素質,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與態度行為。除了以上提到的幾項建議之外,學校還應建立起必要的規章制度,形成相對固定的合作組織,提高家校合作效能與作用。
近年來,家校合作不斷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但就初中班主任與家長的合作而言,在很多方面還需不斷努力以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幫助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其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慧玲.班主任應與家長建立良好合作關系[M].中小學學校管理,2004(6).
[2]吳迅榮.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角色.[J].基礎教育學報.香港,2001(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龍虎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