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秀
摘 要:語文課在德育教育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種優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語文教材的特點與其他學科不同;二是作文教學是其他學科所不及的。這兩方面決定了語文課思想教育的優勢所在。
關鍵詞:語文特點;德育;思想;作文
培養人才,加強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教育,學校的責任重大。德育是學校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的一個主題。德育教育擺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語文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語文教材有兩個顯著特點,即思想性和綜合性
教材所選篇目大多是流傳久遠、影響深廣的文質皆優的時文佳作,其中道德修養、理想追求、無私奉獻、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等思想如星月閃爍,俯拾皆是。這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高質量的材料。同時,語文教材又可以說是綜合的人生教科書,內容十分豐富,馬列經典、革命歷史、文學文化、天文地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無所不包。這又為語文課對全體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天地,這一切是其他學科所不可比擬的。語文學科這種教材內容的獨特性,為語文教師進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二、作文教學,為語文課進行德育教育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作文教學是教育學生的主要渠道。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地位,指導學生寫出文質優美的文章。這就要求文章形式的完美,主題的上進。這樣作文主題的提煉與確定,為語文課進行思想教育提供了合理而充分的理由。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構思立意、列綱起草時,表達出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思想、行為方面的表現,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作文教學。為學生提供題目、素材,幫助他們確立主題、選擇材料,從而進行思想教育,要讓學生懂得:一個人無論你有多高的學問,多大的本領,都要服務于國家、社會,這樣才能成為國家的人才。愛國是人生的第一天職。在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材料和題目。如:愛國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拿起鋼槍,奔赴前線,浴血奮戰,用熱血染紅了歷史畫卷;有的人以筆墨代口舌,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譜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詩
篇。歷史上的民族英雄、當代的英雄人物等材料。出一些題目如:
①《國強我強》;②《更加堅定地走社會主義道路》;③《發奮讀書強我中華》。通過這些題目,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立意,確立主題。以英雄的事跡作為事實論據,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要讓學生懂得:一個人必須要樹立健康的人生觀,要熱愛生活,珍視生命。在作文教學中,可列舉現在大學生因生活受挫自殺或違法犯罪的例子,還有的大學生學習觀的偏差,把“考研”“考證”當成了主業,把專業當作副業,功利思想嚴重,只注重自身價值的實現,忽略了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除舉反面例子之外,再舉一些正面例子,如:雷鋒、牛玉孺等一心為人民服務的例子。汶川地震時的感人事跡;“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用生命詮釋了高尚的人格美。啟發學生在正反對比中思考、分析,引導他們根據這些材料提煉出一個正確的主題,從而達到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使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為建設美好的生活,為建設美好的祖國而鉆研知識、掌握技能。這樣,在作文訓練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三、語文課具備天然的育人優勢
不管是講解教材,還是作文課,語文教師都可以隨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師可以利用這么優秀的學科資源,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讓學生明白要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堅持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堅持樹立遠大理想與艱苦奮斗的統一,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實現自身的價值。所以,語文課堂不僅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場所,同時也是他們接受品德教育的場所。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接受祖國傳統文化熏陶的同時,也接受著品德、行為的教育。在語文課堂上,學習到為人處世的責任,明白自身要迎接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要做到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不能偏科,全面成長。
總之,語文學科的種種特性,說明了語文課堂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天然之地,它可以通過生動活潑、入情入理、入心入腦的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社會培養出有用的人才,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志潔.語文課堂教學要實現育人價值.中小學教學研究,2011(1).
[2]王愛蓮.從《項鏈》的教學看美國語文教育的價值追求. 語文教學研究,2005(9).
[3]南征.語文素養與學生的和諧發展.中學語文,2013(21).
(作者單位 山西省汾陽市少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