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今丹
摘 要:在每天的英語教育教學中,英語教師不斷體會著英語語言帶來的智慧人生,對品格和思維起到了莫大的影響。在受益的同時,教師要抓住機會,給學生以適時適當的引導,讓學生感受英語的語言魅力!
關鍵詞:英語;體驗;閱讀
“黃海如沙,找不到絕對相似的兩顆沙礫:綠葉如林,尋不到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老師要尊重這個客觀事實,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學習態度無論如何,教師都要不斷地鼓勵,積極地激發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告訴他們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can make you wiser!在今天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英語已經是一種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工具,對中學生來說,學好英語如同插上一雙翅膀,在將來的工作中會助你成功、任你飛翔!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端正學習英語的態度,鼓勵學生抓住人生機遇,用自己的努力學習英語、品味英語,打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在詞匯教學中,除了指導學生記憶詞匯的方法和技巧外,我對于充滿正能量的詞匯,如:charity慈善,volunteer自愿者,contribution貢獻,respect尊重,be admitted to被錄取,All the efforts can be paid off所有的努力都會得到回報等等。這樣的詞、句都不失時機地去教育學生,鼓舞他們!在做這個單選The time Dr. Wang has devoted ____the disabled in the past five years is now considered ____of great value. A. helping;being B. helps;to be C. to helping;to be D. to helping;being 時,我不僅講知識點,這里考查“devote... to... 致力于”和 “be considered to be被認為是”兩個短語,我會更強調這句話的內容,強化正能量的意義,灌輸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告訴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奉獻自己的愛心,關心幫助殘疾人。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我會鼓舞學生樹立關心他人,奉獻自我,體驗助人為樂的人生觀!
在做完形填空的過程中,一邊指導學生要對完形的內容做到整體把握,瞻前顧后,上掛下聯;一邊讓學生體會文章的主旨,結合常識,結合自己的經歷,掌握做題技巧,去做好完型。英語完型的文章多是講述一個故事:愛的傳遞,身殘志堅,人生哲理的內容,讀后讓人感動感恩感悟!有的完形告訴我們:If you are like the coffee bean, when things are at their worst, you get better and change the situation around you. When the hours are the darkest, you should be powerful.所以,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更重要的,那就是做人的意義、做事的態度,領悟人生真諦!
閱讀理解在英語整個試題中占據著最大比重,對英語整個成績的影響舉足輕重。做前讓學生放松心態,不要緊張,不要畏難,端正態度,心平氣和。然后靜心閱讀。除了讓學生把握閱讀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應用文、說明文還是議論文外,也要告知學生閱讀理解主要考查的是對文章的推理判斷,細節查找,主旨大意和單詞在句中的意思這幾項。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要針對不同的體裁用不同的做題技巧理解內容、掌握詞匯、體會思想、相信自己!向學生灌輸閱讀理解的文章所涉及的話題多是文化教育、科學技術、自然環境、個人情感與經歷等非常廣泛,這些話題都貼近學生生活,也富有時代氣息。告訴學生在做題的同時更要偏重文章的思想內容,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創造自己燦爛未來的決心。有的文章向我們講述樂于助人的人是快樂的,天使也會駐留心間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快樂。有的文章夾敘夾議,告訴我們不論做什么事,相信你自己,別讓別人的一句話將你擊倒。有的文章講述人類的生命由于生物技術的發展,可以無限期延長的愿望有可能成為現實。總之,通過閱讀,讓學生對社會、對人生、對生命進行積極的思考,品味各個領域,盡早定位自己的未來!
改錯和書面表達在篇幅和字數上差不多,我們可以在做改錯的同時讓我們的學生注重文章內容,認真理解每句話的結構安排,這樣也避免了自己在寫作過程中易犯的錯誤。改錯的文章短小精悍:生活故事,寓言故事,學習技巧……內容豐富,也是練筆的好素材,是學生學習英語寫作的最佳題型。
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不利的消極因素通過適當的渠道轉化,引導出積極的有利因素。我們教師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愛,對學生的熱愛,鼓勵他們自信、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百折不撓!只要擁有一份堅持,那么最終就會收獲一個圓滿的成功!
參考文獻:
周建云.寓德育滲透于高中英語教學的探討.中學英語之友:高三版,2010.
(作者單位 遼寧省盤山縣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