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中文
摘 要:教師的職業作風與思想道德就是師德,具體指的是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思想品質、行為規范與道德觀念的統稱。師德是一定階級或者是社會對教師教學行為的一種標準。論述了加強初中教師師德建設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教師;師德建設;意識;策略
一、提高教師愛崗敬業的意識
教師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和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就是愛崗敬業,愛崗敬業是教師進行教育工作的基礎。教師這份職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是建立在情感基礎上的,教師是不是熱愛自身的工作,是不是注入了足夠的汗水、智慧與情感,都會對教學效果產生最直接的影響。一些杰出的教育工作者都是愛崗敬業的典范。塑造人、培育人和發展人是教學的本質要求,而關愛學生、愛崗敬業是教師的基本要求。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倘若教師不對學生付出愛,那么就僅僅能夠使學生獲得知識,而難以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教師的敬業是對本職工作愛的體現,教師的愛能夠使學生產生美好的情感,能夠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撒播愛的種子,從而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
二、以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作為核心加強師德建設
我們經常會提到教書育人,因此,只有以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作為核心加強師德建設,才能夠實現理想的效果。學校需要重點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規范,加強師德建設。第一,學習理論。只有提高了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與理論水平,才能夠使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責任感,才能夠使教師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實踐活動
中。學習理論的方式包括在實踐中學習、外出學習、自學、分組探討以及集中學習等。第二,滲透活動。開展學術交流、講課比賽、教學基本功比賽等一系列活動,以使教師敢于挑戰自己,提高自我。第三,規范制度。根據學校的現實狀況,在新課程理念的影響下,建立一系列合理的評價制度與管理制度,以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有效的規范。
三、實施一系列監督的策略
學校需要探究建立相應的師德舉報監督體系,激勵廣大的教師與學生以網上電子郵箱、電話等形式舉報違反學校規定、學術風氣不良、思想道德敗壞的人員。學校需要結合舉報的情況實施核實和調查,倘若確有實情,那么就應當根據學校的相關規定嚴格處理,且要根據事情的輕重程度進行相應的公示和通報。與此同時,學校應當為舉報人員進行保密,且要獎勵舉報實情的人員。
總之,教師的師德不再僅僅是教師自身的思想道德問題,而是具有非常廣泛的社會意義,這直接影響學生的良性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改革開放的重要時期,以及在進一步實施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學校務必要毫不松懈,狠抓落實教師的師德建設。
參考文獻:
張昌勛.當前農村中小學教師師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0(10).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榆縣邊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