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有法,亦無定法”,為鏡頭前的被攝者拍出各式風格、各種感覺的肖像照片,于我來說像是一次次精心設計的實驗。在我拍攝的人物肖像作品中,有些照片是遵循著人物自己的本來模樣,如實記錄;有些則是在拍攝過程中臨時發揮,用一些技巧來來“塑造”形象。這可是“實驗”中的一大樂趣。
嘗試挖掘人物的“非常規”之面
除了人物或者事物經常呈現的那一面外,人們總會對其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感到好奇。很多攝影大師的作品都是抓住了這一點,讓作品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感覺。多數明星在觀眾的心目中都有個大致的形象定位,而當某張風格迥異的照片出現在平面媒體封面上時,便會引來圍觀。這便是人們內心求異求變的心理。攝影創作也可以借鑒這樣的心理學原理,進行一些大膽的突破嘗試,不論最終效果讓觀者覺得是新穎獨特,還過于標新立異,都不失為一次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在拍攝方法上進行探索,也是我在工作中最大的樂趣。平時,我會盡可能多關注一些信息——其中多數都是攝影以外的;同時也常常就拍攝進行思考,心里不斷琢磨不同的拍攝手法;看到一幅別人拍攝的作品,我就會非常想知道這是如何拍攝的,怎樣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有時候甚至要馬上回到影室親自擺布一番,實踐一下,來證明自己的猜想。這樣日積月累,很多拍攝方法就沉淀在自己的大腦之中了。再面對拍攝對象時,十八般武藝駕輕就熟地用起來,在拍攝中便能找到更多靈感,發揮更多創意。
抓住“大胡子”的飄逸瞬間
拍攝業內同行茹遂初先生的過程就可以算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我很早就有為茹先生好好塑造一組肖像的愿望,因為他的大胡子實在是太有特點了,加之茹先生本身在圈子里很知名,讓我非常有興趣對他的形象塑造進行一次挑戰。
由于拍攝之前就與茹先生相約,他也是有備而來。我們一開始并不急于拍攝,閑聊間,我便開始思考如何來表現拍攝對象。一開始,我采用了順側光為主光源,輔以背光,用逆光打明亮了頭發和美髯的邊緣。期間分別請老先生擺出站姿、坐姿來拍攝。小憩之后變換姿勢拍攝側身和半側身。茹先生也非常善于表現,時而活潑輕松,時而嚴肅認真,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沉思不語。我也抓住機會頻頻按動快門。由于是數碼照片,很快就可以在電腦上看到拍攝效果。休息期間,我翻看剛剛拍出的照片,內心總覺得似乎還沒有讓人滿意的瞬間。雖然光線效果看上去挺不錯,但缺少一絲動人的神情。
看到茹先生滿頭的白發,又長又細,與胡子連成一片,我意識到這會是個很出彩的表現點。所以,我改變策略,決定從頭發和胡子上做文章。我再次邀茹老來到鏡頭前。這時,我打破之前中規中矩的拍攝手法,轉而要求茹老把頭發打亂,并用手來撫順頭發或用手去揉胡子……看著茹老的銀發,我索性決定試試用風扇吹動,打造銀絲飄逸的感覺。當助手在一旁開動風扇,光線稍做調整之后,拍攝開始了。前吹、后吹、上吹、下吹,茹老的眼睛都快被吹得睜不開了。這期間頭發幾次飛揚到頭頂,又幾次遮擋住五官。最終,我捕捉到了幾張頭發、胡須飄得恰到好處的照片。當看到電腦中的最終效果時,我心里很是滿足。在暗調背景中,茹老銀絲般的長發飄動著,劃過帶有文人氣質的面頰,處在暗部的雙眼與微翹的胡子以及略帶微笑的表情讓人感到一絲神秘,是樂觀、是無奈、還是大風浪過后的一種淡泊……這種感覺正是我想要的。同時,傾斜的頭部多少顯現出一點頑皮,也讓畫面更加生動活潑。在最終印放出的一米高的照片中,所有毛發都絲絲可見,效果相當不錯。
隨機應變
在拍攝時,靈活多變的應對能力也是攝影師必須具備的。巧于解決問題,有時甚至能創造出更好的效果。舉個以往的拍攝例子,幾年前在為一位廈門女企業家拍攝肖像時,拍攝環境很暗,而那位女士身形苗條,側身斜坐在椅子上對著鏡頭,這時由于空間較小,放在人物身后的背景燈把背景布照得亮如白晝,同時背景布距離模特也很近,其位置不好調整,一時間大家都沒有了辦法。
這時,我觀察到發型師為這位女士調整發型時使用的噴霧發膠在背光照射下如煙氣繚繞,是將主體人物與背景區分出來的有效色調。于是我請助手將燈光反打到模特身后,再請發型師在模特身后與燈光之間噴射出大量的霧狀發膠,營造背景的層次感。經過反復嘗試,發現效果好得驚人,之前的難題迎刃而解。雖然現在再看當時拍攝的照片,不免覺得很多方面不夠完美,但想到那次的“危機處理”倒是很值得回味。
每個人都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同行之間彼此的交流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從別人的方法中,我們可以學到具體的技術,也可以學到處理問題的思路。現在的網絡十分發達,各類的攝影網站、論壇、貼吧都有各種相關話題供大家討論,也能看到很多國外同行的作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做做研究或實踐一下,定會有所收獲。變他人的方法為自己所用才是學習之道。所以說熱愛自己工作的人總是會關注一切和自己專業相關的東西,看得多了,經驗也就隨之而來了。
雖然創新可能要承擔拍攝失敗的風險,但一成不變的拍攝方式肯定會僵化思想,讓作品不停地重復過去。所以,求變不僅是要和別人求不同,更要與自己的過去求不同,這樣才能不斷出新、出彩。無論哪種藝術門類,開宗立派的大家,風格都是不同以往的。雖然不求在影壇獨樹一幟,但對于自己的影像,確實要追求創新、尋求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