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8月,我應教科文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之邀,赴湖北神農架自然保護區進行專題拍攝。提到神農架,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神秘的野人。的確,神農架處于鄂渝陜交界,位于我國地勢第二階梯的東部邊緣,境內高山深壑,相對閉塞的自然環境與古老漫長的地理變遷,使這里成為中國內陸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綠洲和世界中緯度地區唯一的一塊綠色寶地,各種動植物多彩多樣,古老、特有而且珍稀。面對如此豐富的拍攝題材,如何在短時間拍出能代表神農架特有氣質又具有較好視覺效果的照片,反倒讓我有點無從入手。
在出發前,我得到了一些關于神農架與自然保護區概況的科考資料,還參閱了一些官方的畫冊,對該區域動植物及風光有了大致的了解。
到達保護區后,我又與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進行了簡短的交流,了解了8月最佳的拍攝題材與大致地點,最后確定了原始森林、神農頂、天生橋瀑布、金絲猴等幾個有代表性的拍攝對象。
拍攝初期,天公作美,我們追隨正在神農架進行樣本調查的科考團隊,徒步深入到神農架最原始的核心區,在原始森林里工作了三天,順利完成了第一部分的拍攝。但接下來的工作就沒那么幸運,整整6天的雨霧天氣,使我們計劃中的三個拍攝點的能見度幾乎為零。此時,神農架才在我們面前盡顯出它的神秘與原始。
在我們的拍攝即將結束,垂頭喪氣正準備返回時,老天終于給了我們一個大恩:一連兩天的晴朗天氣,讓我們不但拍到預設中的場景,還收獲了雨后初晴才可能出現的非常壯觀的山巒晨靄,連在當地拍了幾十年的攝影師看后都忍不住為之贊嘆。
龐易的博客:
http://my.poco.cn/id-53133747.shtml
清晨原始森林中霧氣彌漫,濕氣相當重,半人高的箭竹全是露水,走幾步就衣褲盡濕。為了表現霧中森林的感覺,我采用17毫米超廣角,來表現森林的廣袤,高大挺拔的冷杉林彌漫著濃濃的霧氣,很好地呈現出原始森林的神秘與寧靜。
拍攝數據:f/6.3,快門速度 1/250秒,ISO40,佳能EOS 5D Mark Ⅲ機身,佳能17-40毫米鏡頭。
選擇前景形狀規則且較稀疏的杉樹,以便營造出空間感,與不遠處在霧氣中若隱若現的其它樹叢相呼應,襯托出原始森林的神秘與美麗。
拍攝數據:f/4,快門速度1/250秒,ISO800,佳能EOS 5D Mark Ⅲ機身,騰龍24-70毫米鏡頭。
晚上8點,日落已近兩小時,天空尚有一絲余光,地面的濕地草叢依稀可見,我從考察隊的大本營回帳篷拿東西,回頭一看,大本營的炊煙與遠處因為降溫而形成的霧氣遙相呼應,非常漂亮,我趕緊支起腳架,搶拍下兩張,之后天色就完全變暗,地面已全黑一片。
拍攝數據:f/6.3,快門速度6秒,ISO640,佳能EOS 5D Mark III機身,佳能17-40毫米鏡頭。
大雨大霧過后出現的晴天里,很容易會有云海。我們在白天拍攝完預定項目后,花了3個多小時連夜登上有著“華中屋脊”之稱的神農頂,拍攝神農群峰。晚上11點到達3100米的頂峰,并在頂上扎下帳篷。凌晨5點,東方吐白,雖然是夏天,但山頂溫度卻低至5度,我們披著睡袋不停地按動快門。
拍攝數據:光圈f/7.1,快門速度1/125秒,ISO100,佳能EOS 5D Mark Ⅲ機身,騰龍24-70毫米鏡頭。
這是隨考察隊考察結束,走出核心區拍到的一張畫面,那些地方人跡罕至,山間溪石上生長著厚厚的苔蘚,加上偏光鏡,將光圈開至最小,以期達到最慢的速度,一動一靜,表現出神農架的原始與純凈的自然面貌。
拍攝數據:f/22,快門速度20秒,ISO100,佳能EOS 5D Mark Ⅲ機身,騰龍24-70毫米鏡頭。
為了拍攝神農頂日出,我們在山頂上扎下帳篷,當晚剛好是七夕,而山頂上剛好有一個“神農鼎”,所以采用以這尊大鼎為前景,背景為銀河,來表達七夕所傳遞的一言九鼎、愛情忠貞不逾之意,采用慢門拍攝,用頭燈給鼎均勻補光。
拍攝數據:f/4,快門速度 102秒,ISO4000,佳能EOS 5D Mark Ⅲ機身,佳能17-40毫米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