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引入學生主動參與、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教學。詳細介紹了任務驅動法的內涵,及其實施步驟和注意事項。通過實踐表明,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更有利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應用。
關鍵詞:任務驅動;小學數學;教學
任務驅動是基于構建主義理論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其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它改變了傳統“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定學的被動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任務驅動學習中,展示給學生的數學任務是具有一定真實性和自然性的數學情境,激活了小學生對自然實物好奇的本性,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探索創新、以學定教的新型學習模式,有利于增進學生自身知識的重組與建構,增進學生已有知識與新的信息間的互聯、融入及整合,進而加快小學生對數學認知的內化進程。
一、任務驅動法的內涵
任務驅動法主要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任務相結合。知識的學習過程是學習者體驗、發展及創新的心理構建過程,是一種社會性、協作性的活動,是在溝通、思考中進行的。
任務驅動教學法,目標是讓學生不但能夠獲得知識,同時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處在一個需要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學習情境中,需要進行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抽象等思維活動,并對已有知識和新知識進行加工整合,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任務驅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
1.設計任務
在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學的關鍵是要設計一個合適的任務。設計的原則是:(1)反應原則,任務要包含處理信息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包括理解、分析、綜合、評價等;(2)交際原則,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都能有真實的交際機會和行為;(3)復雜原則,任務要有一定難度。同時,設計的任務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趣味性、真實性、適切性、挑戰性、應用性。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水平,將課程所規定的知識分成許多模塊,巧妙地隱含在一個有趣味的任務之中,以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發現問題的積極性。以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的圓柱為例,設置一個制作圓柱形紙杯的教學任務。
2.提出任務
設計好任務后,教師要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帶著任務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習直觀化和形象化。生動直觀的形象能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利用原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的知識、經驗及表象,去學習并吸收所學的新知識。任務的呈現方式有三種:(1)直接呈現任務;(2)情境呈現任務;(3)任務單呈現任務。如制作一個圓柱體的任務,采用直接呈現任務的方式即可。
3.分析任務
呈現任務后,教師不要急于講解,進行任務分析是必要的。教師通過引導啟發,使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產生一系列需要分別獨立或者可以依次完成的子任務,并找出哪些要用已有知識,哪些要用新知識,從而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分析任務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正確思維方式與學習方式。通常,任務分析的工作包括任務分解和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如圓柱體的制作,需要剪出兩個圓、一個長方形,關鍵在于長方形的一條邊長與圓的周長要相等。
4.完成任務
任務驅動法強調讓學生自己獨立探索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探索式學習的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師盡量不要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問題,而是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相關線索或資源,由學生個人或者分組去完成任務。如圓柱體的制作,可以由學生分組完成。
5.交流評價
評價可以采用自評、組內互評、組間互評、點評等多種評價相結合的方法,使評價做到公平、公正。在學生完成任務后,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相互交流,進而進行歸納總結、反思鞏固,鼓勵學生發揮創新精神。同時,對完成任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學生所采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交流,促使學生進行反思,將所學知識內化。
三、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1.任務的系統性。任務所涵蓋的知識應具有緊密的聯系,適宜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讓學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悅,也要有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強調任務的關鍵點。教師可以給出一些錯誤,讓學生去發現并改正錯誤,教師強調知識點,讓學生加深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對任務關鍵點的解決進行思考。
3.綜合評價。對學生完成的任務要綜合評價,不能只看任務完成結果,任務過程中的每個步驟和細節都應進行評價,培養學生注重細節的習慣,同時,一定要肯定學生的成果,激勵學生,使學生有信心完成好下次的任務。
四、總結
任務驅動教學法體現了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特點,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過程中,設計任務前要充分分析知識點、統籌兼顧,提出任務時要盡量直觀形象,充分分析任務,讓學生親自完成任務,最后對完成任務的過程和成果進行綜合評價。通過實踐表明,任務驅動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朱目安.新課改下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6(14).
[2]陳倫.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淺談[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6(07).
[3]李丹.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12(02).
[4]趙秀鋒.淺析基于任務的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J].學周刊,2011(11).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葛坑中心小學)
編輯 申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