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研員,聽課調研對我來說是一種常態工作,前段時間下基層學校聽課,聽到有些教師反饋,家長不重視英語怎么辦?并且有的家長說“小學學不學英語都行,到了中學還得從頭學。”對于家長的這些抱怨,個別基層學校的教師感到束手無策。
其實這個問題,只要教師們認真研究英語課標,就能找到答案。英語課標對我國中小學英語采取一條龍整體設計,一個學生必須進行小、初、高十年左右的學校英語教學。課標中為小、初、高三個學段設置了1~9級的目標要求,小學三四年級達到課標一級要求,五六年級達到二級要求,初中一、二、三年級分別達到三、四、五級要求,到了高中畢業達到九級要求。如果在小學階段不學英語或沒學好英語就會影響到中學階段英語的學習,從課標中我們可以知道小學與初中教材是緊密銜接的,小學階段學英語是為學生中學學好英語打基礎的,不可不學。
有關英語專家也研究過,9至12歲這個年齡段是學生學英語的最佳時期。而且小學階段學英語沒有升學的壓力,課標中小學階段學習的任務就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從課標的要求來看,小學生學習英語沒有壓力,學生們可以在非常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掌握基礎知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的小學生也應該提前學好英語,因為社會上許多新鮮的事物都和外語有關。比如說電腦,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家都有電腦,要想用電腦,多少你得會點英語,鍵盤上都是英文字母如“enter”確定,電腦里的很多文件名也是英語如“internet explorer”等等。學習英語對學生今后全面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公路上的路標也有外語如“stop”;家用電器也有很多是外語單詞,如“canon”佳能牌,也有小食品“Donut”多那圈,還有名牌“Nike和 Adidas”等等。可以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和英語接觸,小學生從小學習英語,有利于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用英語進行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所學語言成功地達到某種目的后的愉悅,這是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殊性所決定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利用實物、掛圖、錄音機、幻燈機、電視機、錄像片、電影和計算機進行英語教學,形象直觀,生動活潑,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所學的英語。”所以,作為現代教育者,就要經常利用圖片、實物、收錄機、幻燈機、錄像機等輔助工具,利用情境和設置情境進行教學,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直接地、具體地獲得英語知識。充分調動他們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聲音和形象相結合,語言和情境相交融,能使學生仿佛進入語言活動的真實情景,收到很強的臨場效果。通過耳濡目染,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識記能力,增強了學習效果,把枯燥的語言學習變成了輕松的愉悅學習。
“小學不學英語,中學再重新學”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小學階段學生必須學習英語,并且在小學學好英語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非常重要。我們基層學校有些教師會對個別家長提出這樣的問題感受到束手無策,也說明個別學校的教師對課標和教材研究得不透,缺乏自信心。希望我們的小學英語教師加強業務學習,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給我們提出的各種要求。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教師進修學校)
編輯 申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