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物理教學中,我們應在繼承傳統教學精粹的基礎上,努力改革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一、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缺乏學習的自主權和支配權,“師道尊嚴”禁錮了學生的思想。因此,要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們就必須解放思想,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另外,初中生的創新對教師來說未必是新穎的,但對于學生個人或其同齡人來說,卻是新鮮的,教師應鼓勵這種創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
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是幫助學生學好物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在教學中,我著重從以下兩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1.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與任務
學生只有明確觀察的目的,才能集中注意力認真觀察,達到觀察所要求的目標。例如,在做觀察水沸騰實驗時,學生沒有明確觀察的目的,就只會看熱鬧。教師若明確指出觀察的目的和重點,學生觀察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2.在實際觀察中加強觀察指導
有的學生觀察時,只憑興趣或走馬觀花,抓不住重點。為此,我經常引導他們,觀察不僅是看,還要用腦子思維。同時也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觀察要按一定的順序,從整體到部分,從部分到整體,從外表到本質;觀察時運用比較的方法,找出事物的個性與共性,揭示出同中之異或異中之同,從而抓住事物本質;觀察要抓住特征,抓住反映事物本質特點的標志,從而把事物區分開來。
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
創新能力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1.培養與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
有這樣一道題:盛鹽水的容器中,漂浮著一塊冰,問冰融化后,水面的升降。當分析得出“當冰融化,水面上升”的結論時,有一學生與同桌講個不停。我有點惱火,問他講什么。他說:“我們在討論是不是這個原因引起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我及時肯定他的靈感和思維的積極性。我想,學生有了這樣的肯定和鼓勵,就會非常愿意與同學和教師討論問題,從而養成勤思善論的習慣。
2.訓練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
教學上訓練學生應用逆向思維來分析問題,能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克服由單向思維定勢造成的思維障礙或思維僵化,從而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學“電磁感應”時,我不急于把結論教給學生,而是先引導學生由奧斯特實驗進行逆向的猜想,然后用實驗一步一步探索。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僅鍛煉了逆向思維,更能體會到科學探索的艱辛和由此而來的快樂。
3.重視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我通過開放性習題來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有這樣一道題:測一不規則蠟塊的體積,器材自選。學生想出了多種多樣的方法。其中直接測量的方法有:排液法、排細沙法。間接測量的方法有:測質量,查密度,求體積;變形法(在規則容器內,熔化成規則固體),測邊長,求體積;比例法(用一規則蠟塊,先測體積,然后分別測兩蠟塊質量,用比例法求待測蠟塊體積)。通過這類開放性習題的訓練,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獨創精神,甚至有的會“標新立異”。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思考,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不止這些,還必須讓學生經受更多的鍛煉,培養科學素養,提高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文琪,鄧小飛,李敬德.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教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1.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4.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馬杭初級中學)
編輯 代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