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聽力與筆試是目前小學英語測試的兩大類題型。通過對45份試卷的分析和與教師的訪談發現,聽力的實施沒有統一的語音錄制形式,測試內容以客觀題為主,口語測試沒有得到有效實施。因此,要膽大探索,嘗試新題型;考試結果應數據化,著重展現學生的學習過程與表現;注重全面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測試;聽力與筆試;口語測試
自2001年我國各地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以來,學者、教師對高效課堂教學給予多方面的研究,但英語測試這一領域沒有得到熱烈的討論。英語測試是檢測學生英語信息輸出質量的有效手段,因此,對于小學英語測試的研究應與對課堂教學的研究同步進行。筆者收集了本地區多所小學2009~2013年所使用的30份小學英語測試卷,同時查閱了網上其他地區的15份試卷,主要是小學3~6年級的期中與期末測試卷及單元測試和一些個性化測試卷,以期了解小學英語測試的狀況。
一、呈現:小學英語測試的總體特點
目前小學英語測試的題型主要有聽力與筆試兩大部分。聽力與筆試占全部測試分值的比重在各個年級有很大的不同。
上表顯示,隨著年級的增高,聽力分值所占的比重逐漸下降,筆試占有的比重增加。聽力測試題的類型有聽錄音選擇聽到的單詞、聽錄音選擇相應的圖片、聽錄音選擇答語、聽錄音補充所缺的單詞。但沒有統一的錄音錄制格式,由各校教師各自朗讀。
二、分析:小學英語測試中值得改進的地方
1.題型類別方面存在的問題
筆者從四個年級中分別抽取8份,共32份試卷,對筆試部分所使用的題型進行了統計。情況見表2。
從上表的數據可以看出,題型都是客觀題、語法類題目,這些不利于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升,也不利于對學生學習過程和思考答題過程的全面評價。
2.在測試實施方面存在的情況
口語測試沒有得到有效實施。在收集的本地區30份各類英語試卷中,聽力和筆試成績共100分,沒有口語方面的測試內容。小學是基礎學習階段,口語表達應從小學階段抓起,學生有效的口語輸出意義重大。
有以下訪談結果:
問:我們學校英語測試考口語嗎?
許老師:沒見過。有時縣里有英語朗讀、演講比賽、課本劇比賽等,但這些活動只是選少部分學生去參加,大部分學生都沒參加過,只是一種比賽活動,和期末考試成績沒有關系。
陳老師:學英語最基本的是學生要會說英語,口語表達很重要,一定要在測試中加入口語測試。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二級的口語要求具體規定了“玩、演、視、聽”等內容,因此要科學合理地實施口語測試,切實提高學生的信息輸出表達能力。
三、總結:改進小學英語測試的建議
1.考試結果數據化,著重展現學生的學習過程與表現
在每個學期的測驗完成后,教師要制訂每個學生測試的題目分析報告,詳細列舉學生在試卷中的答題數據,以此顯示學生在學習上的優項和弱項。例如,某個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好,教師一定要多表揚他,鼓勵他把好的理解能力遷移到其他題型的理解上。
2.注重全面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要重視口語測試的重要意義,著重檢測學生的表達與溝通能力及交際策略;聽力題要著重檢測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的能力,不能常把脫離語境的單純辨音題作為考試內容;筆試題要注重檢測學生在具體語境中運用英語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膽大探索,嘗試新題型
小學英語測試可以多采用如兒歌欣賞與翻譯、情景對話、給故事配插圖、根據圖片內容寫句子等主觀題,給學生更多的想象與表達的空間;語篇閱讀的題材也要豐富,可適量增加童話故事、賀卡、公共場所標志等趣味性、知識性的閱讀內容;減少單純的語音、語法題,相應增加根據情景補全對話或短文填空等互動性更好的題型。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泗洪縣界集中心小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