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教學在高考文綜考試中占據一定的比重,是教師和學生關注的焦點。但是,因為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很難發揮教學有效性,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比較差。主要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學習能力
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不注重地理學科的學習,導致在高中階段學生地理基礎存在著較大差異,一些學生對地理知識具有極大的興趣,學習能力較強,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由于不注重地理學習,很難達到靈活運用地理知識的目的。對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成為高中地理教學的當務之急。
一、巧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讓學生對地理內容和結果產生興趣,而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有效途徑是巧設情境。只有學生對地理學習感興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去。首先,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因為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結合生活實際來實施地理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如,在學習“季風”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觀察當地的冬夏季風的風向,進而真正體會地理知識的科學實用性。其次,教師要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會產生厭學心理。如,充分利用地圖儀、教學模型、掛圖等直觀教育,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手段等可以將學生帶入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再加上生動的語言可以讓學生的地理思路得到拓展。
二、注重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除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還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并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系統方法,讓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自主學習地理知識。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觀察能力。教師可以通過發揮習題的作用,讓學生在習題中學會讀題、觀察,注重解題方法的積累和總結,進而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敏感度。其次,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思維判斷能力是地理學習中非常寶貴的品質,能夠讓學生對比較復雜綜合的知識進行快速判斷,形成正確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一方面可以從教師的多樣化語言入手,趣味性語言、啟發性的語言和規范性的語言并用,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可以從問題意識的創設出發,鼓勵學生學會提問、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進而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作者單位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