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課堂必須實施創造性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從小養成勞動創造的習慣。
關鍵詞:勞動;積極;實踐
筆者認為,小學勞動課要求學生既動腦又動手,手腦并用。鑒于此,我在勞動課堂教學中實施了以下教學策略。
策略之一:注重遷移
1.方法的遷移
勞動課教學既有知識的學習,也有操作的實踐。勞動課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讓學生充分讀書、思考、討論、存疑、解疑、指導實踐。
2.技能的b727b3d382968870455dda12c28ccba8遷移
已經掌握了的勞動技能能促進新技能的形成,在教學“種植”這一系列技能時,掌握了小樹的種植方法后,再來學種花、種青菜、種絲瓜。在勞動課教學引導學生遷移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類似的學習內容的對照,于大同中見小異,探幽發微,刻意求新。
策略之二:優化方法
1.在合作基礎上適當開展各類競爭
競爭是激勵學生好勝心,取得優良勞動成果的手段。它是利用情感動力功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有效方式。例如:課前可采用自由組合小組預習教材內容,收集有關材料,進行嘗試性的實踐;課中針對勞動過程開展個人或團體競爭;課后,對勞動成果可開展橫向的自我競爭,使自己在不斷競爭中提高、超越。這樣的競爭不是傳統的班級教學那樣爭唯一的“贏家”,這樣的競爭必須建立在與他人合作的基礎之上。
2.用合作競爭的方式進行互評
學習之后要讓學生進行反復實踐,同時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估,目的是讓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同學之間虛心學習、優勢互補。例如:在勞動實踐之后,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實踐過程進行總結歸納,得出實踐經驗,在全班進行交流,然后根據學生間的互評,加以修改,使勞動方法在互評中趨于完善。
策略之三:巧用媒體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利用“CAI”創設新穎有趣的導課情境,能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如教學《水果拼盤》一課,新課伊始打開計算機,屏幕上顯示出拼盤實例,讓學生一幅幅地欣賞,栩栩如生的拼盤令學生無比驚奇,猜想一定出自藝術家之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從而積極主動地開始了新知識的學習。
2.展示過程,突破難點
勞動課教學如果運用“CAI”,展示學生認知的過程,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協同利用起來,從而達到其他教學手段達不到的效果。如《種蠶豆》一課,因為學生從小在城市長大,對于農活大多一無所知,再加上蠶豆有六個生長環節:(1)選種;(2)浸種;(3)播種;(4)澆水施肥;(5)田間管理;(6)收獲等,運用“CAI”展示,過程一目了然。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濰坊中新雙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