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都要留給學生想象的天空,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知識的天空飛翔。
關鍵詞:想象力;培養;重要性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這學期我擔任了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對于沒有經驗的我來說,覺得真的很陌生,很害怕。記得第一次上課,當面對著四十二雙眼睛時,我覺得有點緊張。當學生的回答與我設計的思路不一致時,我顯得手足無措。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和探索,我覺得在語文教學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有一次課間的時候,我在黑板上隨意畫了個圈兒,一個學生看見了,說:“看,老師在畫氣球呢!”“不,老師畫的是飛碟發出的光圈。”我很開心,就問道:“你們想想,這還像什么?”在我的啟發下,他們一個個眨巴著眼睛,有的說:“它像剛吹好的泡泡糖。”有的說:“它像眼睛,還會眨呢。”……聽了同學們的話,我很高興,無論面對什么樣的情景,他們立刻能展開無窮無盡的想象。孩子的想象力對于他們的學習是非常有用的,它不僅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也會為一節很平常的課增加許多樂趣。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都要留給學生想象的天空,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知識的天空飛翔。
一、寬松的外部環境是培養想象力的前提
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從大量的心理學調查結果和成功的國際經驗來看,民主的、自由的、寬松的教育環境最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個性、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比如我在教學《蒲公英》時,正繪聲繪色講述“蒲公英種子”聯想到“降落傘”時,一名男生說:“老師,蒲公英種子還可以聯想雪花,行嗎?”聽得入神的同學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打斷,都責怪這個同學。我卻首先肯定這點上的類似性,并隨即和大家進一步深入討論類似聯想。當大家弄清類似聯想需要生活基礎,重要的是找到聯想雙方的相似點,課堂討論得到深化。課后這位男生寫出了“隨風飄蕩的蒲公英種子猶如一片片雪花在飄舞”的好句子。
二、老師的理解贊賞是培養想象能力的動力
新課程標準中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讓學生主動探究,勇于創新,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是學生發展的引導者與合作者,老師對學生的想象創新的評價不應該是過多的指責,而應該以贊賞為主。比如在學習了《三袋麥子》后,在談自己的感想時,一位學生說:“土地爺爺覺得小猴很聰明,我不太同意。因為小猴把麥子全部種下了地,自己不是一點兒都嘗不到了嗎?我覺得最好的做法應該是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種下地,這樣自己既能夠嘗到好吃的麥子,第二年又仍然有收獲。”聽了這位同學的回答,我覺得不無道理,他有他自己的想法,我當時就給予積極的鼓勵,并要求全班同學一起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三、學生的主動善思是培養想象能力的基礎
羅杰斯指出:“當學生以主動批判和主動評價為主要依據,把他人評價放在次要地位時,想象性、創造性就會得到促進。”為此,在進行想象訓練中,教師還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不但讓學生在充分展示個性的前提下,享受到合作學習共同促進的快樂,而且使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多種渠道,促使他們善于通過各種聯想、想象和推測,使思維盡量發散開來,獲得更好的效果。如學了《“東方之珠”》后,讓學生以“漫步在金色的沙灘上,沐浴著輕柔的海風,傾聽著聲響”為例句,用“漫步……沐浴……傾聽……”說句話。于是,學生聯系自己生活和感受,通過想象造出了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句子,不但充滿了童趣,而且令人耳目一新。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我們不能苛求他們的想象結果一定得具有很大的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而應注重其認識結構是否具有相對意義的獨創性因素。我相信,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培養,他們就有可能在將來創造出具有較大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產品。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