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是新學期開學不久,我給三班講《小設計師》這一課。本節(jié)課是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信息技術第二冊第五課的內容,也就是圓形和多邊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在導入新課時,首先我提出了一個問題:請同學們說一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形或多邊形的;或者說在哪些地方或標志上也能看到這些圖形。過了一會兒,我出示了奧運五環(huán)旗、太陽、小草等一些由圓形和多邊形組合的電腦繪畫作品,請學生欣賞。當學生看到這些作品時興奮極了,有幾名學生不由自主地說:“這么簡單的畫,誰不會畫呀!”“快讓我們打開畫圖窗口畫畫吧,我畫的畫肯定比這些畫漂亮。”原本我想繼續(xù)講解演示圓形和多邊形的用法,看到同學們創(chuàng)作熱情如此高漲,個個都急于上機操作,于是我改變了策略,說:“根據前面學習畫圖工具的方法,運用圓形和多邊形創(chuàng)作一幅畫。”一聲令下后,學生紛紛打開畫圖程序窗口,開始創(chuàng)作自己的畫。
當時間過去大約5分鐘時,有幾名同學開始急躁起來,圓形工具就是用不好,畫太陽時,怎么看就是不像太陽,不圓,總是有些扁。時間又過去了5分鐘,又有幾名同學也出現了這些問題。看到這種情況,我為學生講解了Shift鍵的用法,又為大家演示畫了一幅畫,畫面有一個笑瞇瞇的太陽公公、鮮花、小草和大樹。當我剛剛畫完這幅畫,學生就不由自主地為我鼓起掌來。說心里話,在教學一線戰(zhàn)斗了二十六年,給學生上了一萬多節(jié)課,也聽過上千節(jié)課,只看到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鼓掌鼓勵的,為教師鼓掌還是第一次親身感受,當時心里為之一振,胸中涌起一股暖流,感動極了。這一節(jié)課我感覺到每一個學生都那么可愛,那么聽話,學得也特別認真,畫的畫都那么好看,感覺鐘表的時針就像飛一樣,轉得特別快。
下課后,我回到辦公室坐在椅子上,那激勵人心的掌聲仿佛還在耳邊回響。過了很久,我開始反思,真是思緒萬千。學生的一次掌聲能夠讓已經成熟的我覺得心情愉悅,感動不已,沉浸在幸福之中,何況是十歲左右的小學生呢?因此教師要想真正讓學生愉快的學習,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導入新課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好與壞,預示你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作為教師要善于靈活運用不同的導入方法,不要連續(xù)幾節(jié)課,甚至一學期乃至幾年都用一種導入方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使學生沒有新鮮感,同時也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導入的方法很多,如:復習導入、游戲導入、談話導入等等。教師應根據新課的內容以及你的教學對象的年齡來決定如何設計導入的方法,絕不能千篇一律。這樣才能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濃厚起來了。因此,良好的導入,直接影響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效率。
二、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心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如何抓住學生的心,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這對于很多老師都是一件頭疼的事。一堂課40分鐘,要想讓學生全神貫注的聽講,按照教師指令去做,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如果教師在課堂講解新知識時,能創(chuàng)設懸念、留有懸念,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或者根據新課內容,在適當環(huán)節(jié)用幽默的語言調節(jié)一下沉悶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大腦神經得到放松,這樣學生就能樂學、愛學。
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信息技術教師,要用真心去愛學生,要用耐心去傾聽學生的訴說,要用誠心面對課堂教學的意見反饋,在課堂教學時,無論是優(yōu)等生還是學困生,都應平等對待,要學會用鼓勵的語言,激勵學生拼搏奮進。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得快樂,才能喜歡上信息技術課。這樣,老師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術教師,才能實現教書育人。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大慶市北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