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字教學是當前最容易被小學教師忽視的教學內容。2011年修訂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將寫字教學提高到很重要的位置,這應該引起中小學教師的關注。認寫分開、減少書寫數量、注重教學策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小學教師當前課堂教學中要解決的瓶頸。
關鍵詞:低年級;寫字教學;注意問題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結晶,是學生學習知識、與人交流的重要工具。書寫一手漂亮的漢字,不僅是一個文明人的標志,也是連接中華古典文明的管道?!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把書寫提高到很高的位置,文中講道:“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每個階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边@足以說明書寫工整、美觀漢字的重要性。然而,現在的小學教學中,指導學生書寫漢字的重要性往往被教師所忽視,寫字課、書法課經常被其他課所代替。所以,學生書寫漢字的能力較差。那么,在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要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每一個階段都非常重視寫字習慣的培養。第一學段就強調“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边@是寫字教學中的基本要求,是寫好漢字的基礎?!白藙菡_”即三姿正確,要求學生在寫字時做到:握筆時手離筆尖一寸,書寫時眼離本一尺,胸離桌一拳。
這樣的要求表面看來簡單,殊不知學生很難做到。因為學生在家庭和幼兒園時,由于父母和幼兒教師不注重握筆姿勢,往往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因此,小學教師在上一年級第一節課開始,就要對每一名學生的寫字姿勢進行指導和矯正。任何一種習慣的培養都要靠長期的檢查督促,因此,教師這樣的指導不能是短時間的,而應該節節課如此,是長期的。只有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書寫姿勢,才能為學生書寫一手漂亮的字打下基礎。這一點也是教師在教學中最容易忽視的。
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激發學生書寫的欲望
現在小學語文教學,學生“識字量”與“寫字量”要求有所不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具體陳述“識字與寫字”的學點目標時,明確提出了“認識”“和”學會”兩種不同的目標,旗幟鮮明地體現了“認”“寫”分流,多“認”少“寫”的理念。但部分教師沒有按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進行教學,將“認識”的字也納入“學會”中來,增加了書寫量,學生在大量的書寫中,逐漸失去了書寫興趣,把寫字作為一種負擔,只求完成,不求質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按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認寫分開。同時,對“學會“的字,也不要要求學生書寫太多,四至六個為宜,讓學生在輕松的寫字中感受到:把字寫好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
三、講究教學策略,提高寫字實效
在教學中,存在著“低質量的機械書寫操練”的現象,一味讓學生抄十幾遍??菰锖唵蔚闹貜筒坏荒芴岣邔懽中Ч?,反而造成了“低質量”。寫字教學需要教師講究教學策略。
1.每節課盡量安排寫字環節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教師講授新課時,每節課最后都要安排寫字環節,這樣不僅使學生重視寫字,同時教師也能及時發現學生在寫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切不可圖省事,把寫字安排在一課中完成。
2.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
寫字的難點在于字體的間架結構,很多學生寫字時橫平豎直,但寫出的字很難看,原因就在于沒有掌握好字體的間架結構。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寫字時,要教給學生掌握一些字體間架結構的特點。如,書寫三點水,中點偏左位;半包圍結構,內里不外露;橫要稍斜式,寫豎必垂直等。學生掌握了一些漢字的結構特點,無疑對提高寫字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3.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
低年級學生模仿性較強,教師在教學時,板書是學生第一個模仿的對象,所以低年級教師板書時必須使用工整漢字。同時,教師在教學寫字時,必須進行示范,切不可放任學生自由書寫。示范的作用一是教給學生筆畫筆順,二是教給學生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教師示范結束后,應讓學生在書中的田字格上進行描紅,描紅結束后,進行寫字練習。示范是教給方法,描紅是鞏固方法,練習是嘗試運用,只有這樣的寫字教學才是扎實的、高效的。
4.寫字要有一定的速度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指出:“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有一定的速度?!睂懽质且豁椉寄?,技能的學習靠實踐,不實踐、不練習就不可能“掌握基本的寫字技能”。把字“寫對、寫好”是第一層目標,“寫快”是第二層目標。因此,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對字形的把握,還要努力提高學生的寫字速度。十幾分鐘只寫兩三個字,以為這就是重視寫字,就是加強指導,其實教學效率并不高。
千百年來,中國人書寫漢字積累了不少有效的方法,如描紅、臨帖等。我們在教學中只要把寫字教學重視起來,不斷探究一些寫字教學的新策略、新方法,就一定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出一手漂亮的字。
(作者單位 河北省灤平縣大屯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