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對初中生來說是一門比較難學的學科。每個學生都具備學好數學的潛力,關鍵是作為學習引導者的教師如何開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就分層教學策略如何運用于初中數學教學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分層學習;策略;初中數學;運用
一、教學目標的制訂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策劃者,首先要明確教學的目標,這樣才能對整個教學過程有清晰的指導和認識。不僅要制訂一個統一的教學目標,還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制訂出合適的教學計劃,也就是在整體教學目標制訂中留出一定的空間。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為三個不同的學習小組。第一組是學習水平較低的學困生,第二組是學習能力中等學生,第三組是學習能力較好的學優生。小組編完后,教師可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去選擇學習目標,要明確自己的學習應該達到什么標準。
二、教學模式的選擇
第一組的學生無論是知識掌握水平還是學習的能力都比較薄弱,因此,對于這個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著重教學方法的指導和培養,在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好梯度和節奏,重點讓他們掌握教材上最基礎的知識和方法。第二組的學生無論是知識基礎還是學習能力都比第一組的學生強,他們的思維也比較靈活,教師可以為他們設置一些難度較大的練習,以促進他們思維的進一步拓展。第三組的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都很強,教師可以為他們安排難度更大的練習,鼓勵他們獨立地尋找解題方法,使他們的解題思路和能力得到更大的拓展。
三、課后作業的布置
數學學習和其他學科一樣,光依靠課堂上短暫的時間是不能實現學習目標的,學生需要通過做作業來鞏固重點和難點知識,提高學習的技巧,另外,作業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良好途徑。在布置作業時,第一組的學生只要能夠完成教材上的基礎習題就可以,第二組的學生除了要完成教材中的習題外,還應選擇一些靈活性的習題來提高學習能力,第三組的學生在完成教材上的習題后,應該做一些課外難度較高的習題,以實現思維的不斷拓展及解題能力的持續提高。
四、教學評價的實施
教學評價考核的主要作用是能夠詳細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激勵學生繼續進步或作為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的依據。考試評級手段是各階段教學最常用的評價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分別編寫基礎和能力兩種試卷,引導學生按照自己制訂的學習目標進行測試,學生測試后,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小小的進步,及時地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對于進步不足的學生,教師也要給予激勵,并幫助他們認真分析不足的地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避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幫助學生制訂和完善學習目標,而分層教學法就是教師指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的有效途徑,這種方法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使各個水平的學生都得到了發展,符合教育面向整體學生的目標,廣大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該方法,以實現整體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
(作者單位 重慶市開縣陳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