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本教育”提出了“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育理念。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創設自由發展的空間,才能提升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生本理念;語文;課堂教學
在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應該怎樣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呢?
一、合理布置前置性作業,以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現在大部分農村中小學實行寄宿制,學生吃住在一起,有充足的時間交流探究學習中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這一有利條件,給學生布置預習課文、查字典、生字注音、閱讀課文注釋、找中心句、概括段落大意等前置性作業,讓學生先動起來自主討論有疑問的地方,然后將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帶進課堂,在教師的幫助下徹底解決,這種學習方式不但使學生聽講更有針對性、選擇性,提高課堂效率,而且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極盡“煽情”之能,激發學生自主參與動機
一節課成功與否,關鍵要看教師的導入是否成功。適宜的導入方式能在極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情感,激發學生興趣。所以,要想成功導入,教師必須認真備課,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找到導入的突破點,創設各種情景,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融入文本。
導入的方法有很多,如,直觀呈現、課件演示、故事引入、歌曲渲染、設問質疑等。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導入方法。
三、營造民主和諧氣氛,喚醒學生自主意識
傳統的語文課堂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而“生本”課堂則突出學生主人翁地位,使學生在課堂上想說、敢說、能說,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所以,在課堂上,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人格,以商量的口吻與學生平等交流;其次要善于表揚、賞識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快樂;還要學會包容學生,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妥善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不和諧因素,用睿智的方法給學生以暗示和提醒,讓學生健康、快樂、陽光地成長。
四、搭建交流展示平臺,張揚學生個性
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知識輸入與輸出的過程。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學生就會有表現的欲望,這時,教師應該給學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放手讓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發表見解,張揚個性,輸出知識。
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很多展示平臺,如,課前值日報告、每周文采展示、課堂即興演講、課本劇表演、朗讀競賽、模擬辯論會等,在開展各項展示活動之前,教師一定要充分相信學生,高度信任學生。而且,學生展示自我的過程也是發揮潛能、張揚個性、發展人格、完善自我的過程。
目前在農村中小學,教師對“生本教育”理念的理解還不是那么透徹,但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語文課堂將呈現以學生為本,激揚學生生命活力的智慧之花。
(作者單位 湖北省房縣白鶴鎮石堰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