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備考,提效率和顯效果是一線教師課堂教學的不斷追求。尤其是進入第二、三輪復習階段,因距高考時間短,復習任務重,教師們更是費盡心思為學生分數的提升而努力。因此,在這一復習階段,教師會結合平時對高考試題方向和題型的研究,對知識模塊精要概括,提升效率。各種做法,不一而足,通過實踐總結,發現做好集體備“卷”活動,就會在這一階段顯示出其不凡的優勢。
集體備“卷”是集體備課的一種具體形式。在教學中推廣集體備課方式,有效避免教師個體研究勢單力薄的情況,發揮集體智慧的作用,群力群策,共同提升教育效果。集體備“卷”活動,可以有效提高高三復習階段備考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一、何為集體備“卷”
集體備“卷”,即同學科科任教師依據學生實際學情、高考導向及教師教法而展開的一種針對試卷試題和結構而采取的一種教研形式。目的是通過集體討論和研究形式來提升試題質量和針對性,使備考更有效率。高三備考階段,各校教師的常規做法是帶領學生做一些模擬題。會在教學活動中利用十套左右歷年高考真題或模擬試卷來對學生進行實戰演練,同時結合高考評分標準,要求學生每分必爭,以期培養和形成學生有效的答卷策略。它也能夠通過拓展,匯總來精煉知識結構。然而,選卷不易,卷如大海,題目龐雜無序,良莠不齊。利用一些名校成套試卷的弊端就是試題往往不合學情、地情,難以有效評估學生階段性能力達成度。再者有些試題的題目陳舊,試題編排中知識模塊的比重分配不均,導向不明確,對學生思路的拓展和思維的培養起不到引領作用。如果這樣無選擇地利用,就背離了求高效的初衷。那么集體備“卷”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取長補短的改進措施。
二、備“卷”活動的原則
前期備“卷”活動是以集體討論形式,對試題的針對性進行提升,使之符合學情及階段性目標。前期備“卷”活動中要體現“精”“準”“新”。“精”指精選試題,精選考點,試題要有代表性?!皽省敝饕侵笇W生學情認識要準,試題題目的設計和檢測適合學生階段性目標性要求?!靶隆敝割}目體現高考新動向,解題能激發學生新思路,給予學生新啟發。
后期備“卷”活動中要體現“博”“?!薄办`”。“博”是指對某一考點要集思廣益,盡可能多收集關于同類考點的不同考試模式和設問方式,擴大信息量。根據各位老師在平時教學中的總結,聯系其他省市最近三年所出現的考查狀況,提升學生對此考點的廣度和深度認識。“?!?,就是對普遍性問題提出專門的輔導方案,某些未達成點或技巧運用較多的點可設立專項以補充學生存在的知識的小紕漏?!办`”即教學方法要靈活。采用不同教學形式,深入淺出給予指導。特別是同題拓展,一題多法情況,重視個體差異。當然在這一點上要有“做一卷,通一片”的效果。
三、集體備“卷”的優勢
集體備“卷”的優勢很多,下面三個方面尤為突出。
1.高效性
集體備“卷”是集體智慧的匯集和結晶。一則可節約教師的備課量,同時也可對知識模塊中相應知識點精簡,課堂有針對性,不做無用功;二則免去學生重復做題而導致浪費時間。通過全體同學科教師的通力合作,集思廣益,對每個題目的討論均展現著各位老師對各個模塊或考點的認識和研究的成果。共享資源,這樣任課教師可在短時間內對分布于各個省市模擬試卷中的高考試題能及時匯總。當然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交流,取長補短,也可對某些知識點考核要求更詳細了解。教師可以決定如何拓展,如何取舍。事實上,這些活動省去了個體教師大量查找資料的時間,解決了對某些點面把握不準,難以割舍的困惑。當然,試卷講評中就會體現教師的集體智慧,能針對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制定講解方案和補救方案。依據實際掌握狀況可以對知識點進行適當取舍或拓展。講解每一道題就貫穿該考點的全部面貌。以一敵十,減少學生對某一知識點重復復習的時間,從而減負增效,讓學生少做題,多收益。
2.引領性
每次備“卷”是提綱挈領,集體探討高考試題對知識點或模塊考查的深度、廣度,這樣針對性就強了。備“卷”中兼備了學和考兩個方面,讓學生通過十套左右有系統性、針對性、導向性試卷的演練、思考、總結,力求做到提一點,起一串的效果。真正讓學生把書讀薄,把題做活。
3.反思性
這種反思就是教學相長的一種過程。這種備“卷”前后的討論,就是教師對自己教學工作的一個全面的了解和反思。通過探討、對比,知道自己在平時教學中的不足,加深對自己教學活動的思考。在模塊考點的探討中,促使任課教師反思對模塊教學中的把握,對知識點達成的對策,對課程標準要求的深入理解。這種探討和反思活動,有利于青年教師的成長。
總之,集體備“卷”是一種高效的備考方式,是一種集一線教師集體智慧,以“卷”為載體,傾各自在復習中的感悟,共享各自最新教研成果,并結合學生的學情和地情,有針對性地對試卷的一種重組,對課程標準的一種詮釋活動。特別是在高三備考中,它更能體現出提效率、顯效果的要求。
(作者單位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集團公司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