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要實現(xiàn)教學任務(wù)化,教學活動化,教學情景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英語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第一任務(wù)。
關(guān)鍵詞:任務(wù)化;活動化;情景化
自我約束、控制能力不強,是中學生這個年齡的特點。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單純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機械地講解,把他們當成知識的容納器,填鴨式地向他們灌輸在他們看來是枯燥無味,冷冰冰的語法、詞匯,他們就不會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英語課堂“三化”化,不愧為一種好的方法。
一、英語教學任務(wù)化
這里所講的任務(wù)比一般活動更接近實際生活,更接近真實交際,并且需要在任務(wù)完成后有一個具體成果的大活動。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yīng)盡可能地去設(shè)計一些任務(wù),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wù),在運用中學習英語,提高學習英語的能力。
1.信息差型任務(wù)
如在學習祈使句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時,教師可布置任務(wù),要求學生回家詢問父母,了解父母對子女在學校的要求,之后分組討論,各小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教師要求學生在此任務(wù)中使用間接引語。
例如:
Parents told us to listen to the teachers in class carefully.
Parents told us to be friendly to classmates.
Parents told us not to be late for school.
2.解決問題型任務(wù)
如在學習祈使句時,可讓學生共同為本班制訂班規(guī)。
Don’t talk in class.
Don’t read cartoon in class.
二、英語教學活動化
根據(jù)教學的需要,教師設(shè)計的教學活動要豐富多彩,如分角色朗誦或表演、小組討論、辯論、演講等。
1.表演
課前可以選好主題,讓學生準備,必要的時候,教師指導學生排演,將舞臺藝術(shù)引入課堂,使書本知識內(nèi)化為生活的一部分,促進學生表演,把所學的語言知識轉(zhuǎn)化為運用語言技能,開發(fā)學生的語言潛能,從而鍛煉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舞臺表演技術(shù)。
如,在教授 How much are the pants Section B時,筆者事先讓學生精心地準備一些有關(guān)clothes的掛圖和其他生活用品,并把它們帶到教室來。在舉行課堂活動時,把學生分成幾組,座位分開,把教室布置成商品展銷會,一組扮演賣衣服的售貨員,一組裝扮成賣水果的銷售員,一組扮成賣球類用品的銷售員。由于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簡約的、生活化的課堂情景,大多數(shù)學生都進入了角色,大膽地表現(xiàn)自我,語言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2.小組討論
教師可利用教材結(jié)合本地的資源與生活中的英語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如在學習了JEFC BOOK Ⅲ Unit 4 Travel和Unit 5 Have a good time之后,筆者設(shè)計了主題為Plan for a trip的生活化活動課,作為對所學知識的補充和拓展。把全班56名學生分成七組,就淮北市相山的幾個景點:公園中的動物園、相山廟、游樂園、將軍亭、飲馬池等,組織學生進行討論:“Of all these places, which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attractive place in Huaibei?”在小組討論中學生紛紛發(fā)言,各抒己見,對各景點進行描述。然后各組推薦英語優(yōu)秀的學生當組長,作總結(jié)發(fā)言。
3.演講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語言知識之后,可以讓學生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或者引導他們就書本的話題延伸出去,讓他們自己寫或找有關(guān)的材料,準備一篇演講發(fā)言稿,這樣既可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可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學習了JEFC BOOK Ⅲ Unit 3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后,可組織學生開展題為It’s important for us to improve and protect our environment的演講。
三、英語教學情景化
情景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理解信息,觸景生情,激活思維。
在講授新的語言現(xiàn)象時,教師可以盡量利用實物圖片、真實的語境、體態(tài)語言以及多媒體等手段設(shè)置情景,再以此將新的語言材料展現(xiàn)出來,給學生大量的口、筆實踐機會,如兩兩對話、表演等。
筆者在教授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時,就一邊作動作一邊說含有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的句子。例如,教師打開窗子時一邊說:“I am opening the window.”在教室里走來走去說:“I am walking.”在黑板上寫字說: “I am writing.”再叫一個學生讀書,教師說: “He is reading.”利用動畫課件,教師用 “What are they doing?”學生回答出動畫中人物正在做的動作。這樣一直練下去,學生就會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句型、會話,使學生能從成功中獲得喜悅。
總之,初中英語教學的關(guān)鍵是課堂的多樣化,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和運用能力。通過課堂教學任務(wù)化、活動化、情景化,從而使英語教學不再教條、機械地傳授,而使學生在玩樂游戲之中學習。
(作者單位 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教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