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理念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創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教師要積極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環境和氛圍;善于設疑,實現教學的創新;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實踐活動。
關鍵詞:英語教學;環境;創新
在新課標理念之下,中學英語教學更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更強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具體應該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來實現這些教學目標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和警醒,下面我們就來做具體的探討。
一、教師要積極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環境和氛圍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占據著課堂的中心地位,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教師不注重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也不重視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不但學習興趣低下,同時接受到的都是“啞巴式”英語,很多學生學了六七年英語,卻連一句完整的英語句子都講不出,因此改變這種教學模式和方式,提高學生綜合英語素養迫在眉睫,建議教師要真正把學生當做教學的中心和主體,把課堂的權利還給學生,重視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并且采用全英式教學,同時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也全部用英語進行交流,這就為他們張口“說”英語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盡力營造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二、善于設疑,實現教學的創新
有研究表明,討論式、質疑式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拓展學生思維,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仔細挖掘其中蘊含的創造性因素,通過設疑的方式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思考和熱情,比如,在學習闡明世界人口的科普文章時,教師可在課堂伊始請同學們計算一個數據,即174乘以60乘以24的結果,學生肯定心存疑慮,這明明是英語課啊,怎么好像數學課,待學生報出結果250560之后,教師可向同學揭示答案,“這個數據就是全世界每天出生的嬰兒數量”,接著可繼續向同學們繼續提問,So it goes on,whai will the world be in 600 years?學生順勢聯想到要學習的內容,就會懷著極大的期待心理投入到課堂內容之中。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實踐活動
英語水平要想真正提高,僅僅依靠課堂45分鐘是遠遠不夠的,為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外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實踐活動。比如,經常開展英語朗誦比賽、英語作文比賽、英語演講比賽等,這樣既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同時還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其英語水平,可謂一舉多得。
從以上內容的論述中我們可知,要實現中學英語教學的創新并非一蹴而就的,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做出積極努力,就一定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英語素質。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泰州市民興中英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