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債券市場風暴并沒有阻止基金布局信用債的步伐。中債網最新數據顯示,繼4月大舉增持1851.75億元之后,5月份基金再接再厲,繼續增持了689.19億元。其中基金對中期票據的增持規模最大,達到421.99億元。截止5月末,基金持有信用債三類主流品種——公司債、普通企業債與中期票據規模已經超過1.6萬億元大關。
對于機構增持債券的原因,正在發行的富國信用債基擬任基金經理鄒卉表示:我國經濟目前正處于調整階段,在短時間內弱復蘇局面難有改觀,信用債也由此具有長期持有價值。
另一方面,信用新債供給依然層出不窮。據財匯數據統計,截至5月30日,二季度以來信用債三類主流品種——公司債、普通企業債與中期票據共發行4102億元,平均利率5.64%,信用債不缺少機會。
在信用債機會下,多只信用債基金紛紛開售。統計顯示,5月份共有14只債基發行,信用債基占比50%以上。其中,于5月29日起發行的富國信用債即便是一只專注信用債投資的純債基金,并試圖通過嚴密、有效的投研流程,盡可能在AA、AA+等投資標的中尋找機會,也值得投資者關注。資料顯示,富國信用債債基對債券的投資比例不低于基金資產的80%,對信用債券的投資比例不低于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
在看好信用債的同時,鄒卉也提醒投資者,下半年債市機會固然存在,但結構性行情或將明顯加劇。從信用債收益率曲線來看,下降空間有限、利差保護空間縮小,更多呈現出震蕩走勢,基金公司的信用債投研能力將受到更多考驗。
另據券商數據,截至5月底,今年以來信用債發行規模已公告的信用債(發行金額以計劃發行規模計算)合計達15062億元。在企業直接融資占比不斷提升,信用債市場供給增長的同時,信用債資質與行情的分化也比較顯著,精選個券與風險控制成為關鍵。
據悉,富國基金為信用債投入了大量優秀的投研資源,完成了對信用債、私募債的風控流程及風控評價體系。目前富國已經建立了以行業變化先行指標為基礎,通過判斷行業周期跟蹤分析、動態把握企業發債主體由于信用變化帶來的投資策略體系。在以往的宏觀經濟政策預判外,提前于市場,把握個體券種的信用資質的變化,給富國的信用債投資創造較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