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行情紅紅火火。創業板的漲幅先拔頭籌,中小板緊隨其后,再以科技、消費各類板塊來說,都創出了1949這波行情的新高,有局部牛市或另類牛市之說,只是有些板塊和個股在高位出現了震蕩和調整。滬深主板近兩周以來也震蕩攀升,尤其是本周二上證28點的中陽線,又引起了“二八”轉換論,說創業板漲幅過大,有見頂之嫌,而大盤會走三浪上升。可見,市場莫衷一是,分歧明顯。不過,仔細觀察最近的行情走勢,特別是板塊、個股漲跌的差異,將這波行情看成是經濟轉型升級中的結構性行情更切合實際。
今年前五個月的經濟呈弱復蘇狀態,但經濟轉型升級并沒有受到影響。早在今年三月,李克強總理就提出“用勇氣和智慧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5月29日,李克強總理在第二屆京交會暨全球服務業論壇北京峰會上又作了“把服務業打造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的主旨演講。立足擴大內需,大力發展服務業,發展新興產業,實現經濟轉型升級,講的非常清楚。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學習會上強調,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5月23日國家發改委一位官員在有關座談會上講的更直白:不要再指望會有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企業要做的是抓緊時間淘汰落后產能,升級產業結構。顯然,轉型升級是當前和今后相當時期經濟發展的大計。
經濟是基礎,經濟轉型升級必然會影響到股票市場,影響最大的是“二八”分化。5月2日以來,上證指數由2161點最高上漲約8%。創業板和中小板均創出這波行情新高,而上證指數距2444的高點還有120多點的距離。從行業和板塊來說,凡是契合經濟轉型升級方向的,如消費、服務行業、新興產業、科技板塊等約60多個板塊指數都遠遠跑贏了上證指數,創新高的板塊指數占大多數。從個股來說,有統計顯示,有近80%的個股跑贏了上證指數,其中出了很多牛股,如九安醫療,不到一個月,股價就翻了一倍多。有人形容,大盤一小步,個股一大步。這段時間,上證指數雖然漲幅不大,但個股中的牛股頻出,是投資者最好的賺錢時機。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行情疲弱的一面。由于經濟弱復蘇,同時正處于轉型升級之中,再加上環保力度加大,一些周期性大盤藍籌股不能不受到影響,從而也影響到主板指數的漲幅。比如銀行股,這波行情初期價值得到了一定的修復,但要進一步上行仍需要一定的條件和時日。地產板塊比較強勢,板塊指數已創了這波行情的新高,只是繼續上漲仍有一些不確定因素。至于石油、煤炭、鋼鐵、水泥、有色、工程機械等強周期股的上漲更需要時日。
這波結構性行情,由于題材影響大,機構介入深,投入資金量大,因而時間相對較長,漲幅也比較大,最好是抓好個股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