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搞黨建工作相對比較務虛,冷在平時、熱在一時的現象并不是個案,自從實行基層黨建項目化管理后,工作由虛變實,目標更明確,任務更具體,步驟更清晰,黨建工作的成效真正體現出來了。”談起基層黨建項目化管理工作,本溪滿族自治縣堿廠鎮黨委書記高俊巖不無感慨地說道。
2013年年初以來,本溪縣委將基層黨建工作演化為可供實施的1128個具體項目,引導各級黨組織成員以立項的方式,像抓經濟項目那樣,直接抓一批基層黨建重點項目、難點項目和創新項目,走出了一條基層黨建科學發展的新路。
科學化立項:在服務大局中找準定位。在黨建項目立項上,本溪縣委按照圍繞熱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創新亮點的工作原則,對申報的項目進行立項評估和科學論證,確保黨建項目更貼近于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縣委書記于慶偉帶頭深入基層調研,確定了“黨代表作用發揮拓展工程”黨建項目,明確了采取加強黨代表的教育培訓、實施黨代表積分制考核、建立鄉鎮黨代表工作室等措施,積極搭建黨代表履職平臺,推動了全縣黨代會常任制工作的創新發展。目前,全縣11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98個行政村、38個社區都建立了黨代表工作室,1200多名各級黨代表進駐工作室,及時收集和反饋群眾的意見、建議,使黨代表真正成為聯系黨和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全員化覆蓋:把“獨角戲”變成“大合唱”。本溪縣基層黨建項目化管理工作已形成“兩個全覆蓋”的工作體系。一是在全縣各級基層黨組織成員以及選派的社區、村第一書記中全覆蓋,使基層黨建工作由黨委書記一人唱“獨角戲”轉變為黨組織全員“大合唱”。本溪縣水務局除了黨委書記張鳳義外,黨委副書記及黨委成員也都要抓黨建項目。黨委副書記孟慶偉抓的是“以創建文明單位為契機,促進電廠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黨建項目,經過多方溝通,讓一個資不抵債、面臨轉型的水電廠重新煥發了生機。二是在基層黨建工作內容上全覆蓋,項目化管理工作模式覆蓋到基層黨建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目前,本溪縣設立的1128項基層黨建項目涵蓋了農村、社區、機關黨建等眾多方面。
標準化推進:向科學管理要效益。在黨建項目實施過程中,本溪縣委按照經濟項目的管理辦法,精心設計每個黨建項目的“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堅持“月調度、季小結、全年督導、年終驗收”,確保每個時期、每個階段的工作任務推進到位、落實到位。各級黨組織則嚴格實行黨建項目規范化管理,確保項目推進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取得實效。南甸子鎮武興農場黨支部書記武佩坤在確定“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服務”黨建項目后,把黨建項目和產業項目有機融合,采取“企業+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成功帶動周邊1500多戶農民種植“千斤谷”上萬畝。據該鎮黨委書記任海介紹,武佩坤收購谷子的價格為每斤2.5元~3元,遠高于市場的1.5元,讓農戶切實受益。
責任化落實:健全完善工作推進體系。本溪縣明確縣委書記為全縣基層黨建項目化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基層黨(工)委書記為本級黨委抓黨建項目的直接責任人,各級黨組織成員為自身所承擔黨建項目的具體責任人,形成了嚴密的工作推進體系。在農村、社區等基層黨組織,本溪縣依靠第一書記推進黨建項目。縣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郝維杰是觀音閣街道文化社區第一書記,他根據社區60歲以上老人居多的現狀,確定了“健康到社區”黨建項目,舉辦了健康知識講座,建立了居民健康檔案。他發現活動場地是土質的,不平整,就邀請院長閆振偉考察場地,爭取到3萬元維修經費,讓老年人有了整潔安全的活動場所,也把黨建項目落到實處。
監理化督導:創新第三方監督介入模式。本溪縣借鑒工程項目管理方式,成立縣、鄉兩級基層黨建項目化管理工作監理部,選派3400名縣、鄉黨代表和基層黨務工作者作為黨建項目的工程監理員,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跟蹤問效、專項督察。目前,全縣黨建項目監理員已開展專項督察1000余次,發現和解決各類實際問題90余件,提出項目推進指導意見300余條,切實保障了各級黨建項目穩步有序實施。本溪縣人民法院副院長樸勝軍是本單位的工程監督員。該院組織委員趙娟確定的是“法制進校園”黨建項目,負責對新入校學生進行普法教育。每到新學年開學前夕,樸勝軍都會就如何進一步提高講課效果和趙娟進行探討,讓趙娟的課越來越受歡迎。
通過實行基層黨建項目化管理,本溪縣成功打造了“共產黨員愛心互助基金”、“4+1”服務型黨組織、黨代表工作室等一批精品黨建項目,解決了一批涉及基層組織建設和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在這里,基層黨建工作脫虛入實,開花結果;在這里,基層黨建工作活力迸發,廣受關注;在這里,基層黨建工作將進一步發揮效力,為本溪縣加快建成小康社會、進軍“全國百強縣”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