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闡述出版產業化環境下編輯職能的轉化,提出將編輯職能分拆為策劃編輯、文稿編輯和營銷編輯三種。
[關鍵詞] 出版產業化 編輯職能 策劃編輯 文稿編輯 營銷編輯
[中圖分類號] G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3) 05-0026-03
1 出版產業化背景下的提問
“出版產業化”是一個熱詞,是市場經濟環境對出版業的必然要求,也是出版機構發展到今天,行業本身蘊涵的要求。在出版產業化環境中,出版機構只有擁有足夠的競爭實力,才能逐漸確立自己的市場品牌,滿足讀者日益多樣的閱讀需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為此,今天的出版機構,不僅要研究作者和內容,還要研究圖書產業在新的時代特有的傳播方式,研究讀者新的心理需求。這些研究由誰承擔?當然,多數時候是編輯。
這就引發了一個讓很多從業者困惑不已的問題:編輯是做什么的,怎樣的編輯才算是一個好編輯?在出版業走向產業化的今天,編輯的角色和職能問題,不僅困擾著新入職者,也困擾著擁有多年從業經驗的編輯,甚至困擾著出版機構的決策管理層。
在十幾年前,大家眼中的編輯,是“樂為作者作嫁衣”的一群人。但在市場化、產業化的環境里,大家對這個職業群體的印象似乎在發生某種偏移。我們常常看到,出版機構對編輯人員的要求,除了提升圖書內容價值、保證編輯質量之外,還多了很多內容,比如選題策劃和創意、圖書裝幀、成本控制與定價、宣傳營銷策略的設定、作者資源的挖掘與維護等,這些事情,都是編輯人員每天的必修課。這種職能調整的結果是,編輯角色越來越復雜,不再單純是看稿子的人,更是項目負責人,在圖書出版業務的各個環節跑動,因為編輯運作的書,不但要叫好,還得讀者買賬掏錢,才算完成角色任務。
所以,作為從業多年的編輯,筆者認為,認真地問一問“編輯是做什么的,什么樣的編輯才是好編輯”,實在很有必要。這種追問,對出版業界的實際工作有重大意義。
一是使出版機構在招聘編輯人員時,對應聘人員職業潛質的考察更有針對性。從筆者了解的情況看,目前大部分出版機構在考察應聘人員時,沒有成熟的指標,很難對應聘人員進行有效的考察。對編輯職能的梳理,可以使招聘編輯人員有據可依。
二是為出版機構的編輯人員考核管理和職業培訓提供較明確的思路。當前,出版機構對編輯的考核,主要圍繞編校質量和經濟指標展開。據筆者所知,出版機構對編輯人員的編校差錯的處罰都很嚴厲,一旦圖書差錯率出現問題,除了罰款、扣發工資獎金等經濟處罰,還有職稱評定一票否決。經濟指標或者說圖書利潤指標同樣重要,如果編輯人員責編的圖書沒能創下一定數量的利潤,不僅考核不合格,而且影響個人的職業發展空間和經濟收入。這種考核,給編輯人員造成沉重的壓力,且不能充分激發編輯人員的能動性。對編輯職業定位的思考,有利于確定更為科學的編輯績效考核指標。
2 對業界有關編輯職業定位看法的反思
筆者不想從過于學術化的角度去梳理編輯這個名詞在歷史長河中的來龍去脈,而是想從實務的角度作一些探討。所以,這里選取的觀點,大部分是出版業從業者提出的。
曾經擔任新聞出版總署領導職務的桂曉風,具有豐富的編輯出版工作經驗,在不同場合提出了“大編輯”的理念。在2010年中國數字出版年會期間,他作了《建立“大編輯”理念》的主題發言。桂曉風認為:“文化產品的生命在于它所傳播的文化內容的質量,因而,對出版物內在質量起決定作用的編輯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在傳統出版中是這樣,在數字出版中也還是這樣。我以為這是特別需要強調的。說‘大編輯’,第一是說編輯工作重要。沒有編輯工作的正確方向和質量,就沒有文化傳播的正確方向和質量。第二是說編輯工作的面越來越寬。”“作為文化產品內容的選擇者、策劃者、加工者和推薦者,編輯群體是出版單位文化責任的主要承載者和擔當者。”桂曉風對“大編輯”理念的提倡,最難能可貴的是將編輯職能定位為“文化產品內容的選擇者、策劃者、加工者和推薦者”,這是對編輯職能的一種動態的描述,突破了將編輯定位為內容加工者的傳統理念,加入了編輯在前端產品開發和后端產品推廣環節的內容,使編輯業務流程向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兩個方向推進了一大步。但是,“大編輯”理念同樣無法回避另一重難題——編輯的職能累加得越多,編輯人員的負擔就越大,職業規劃和考核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因此,又回到本文一開始提出的問題,既要求編輯人員準確把握市場脈搏、充滿創新精神,又要求編輯能坐得住冷板凳,心思細密如發,任何一方面做得不好,都可能受到指責乃至懲罰,那么,是不是要求編輯必須萬能?且不說這樣的要求脫離實際,更大的問題是讓編輯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困惑不已,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努力。
復旦大學出版社社長賀圣遂在《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編輯》一文中提出,成為一名優秀編輯需要三種文化創造力。一是發現的能力,即成為一個能發現專家的專家,發掘更多的真正優秀的作者。二是組合文化的能力,即能夠將分散的、凌亂的甚至是湮沒無聞的知識重新匯聚、系統化并使之重見天日。張元濟在商務印書館主持整理、編校、刊行《四部叢刊》等一批影響廣泛、澤被深遠的古籍項目,是中國編輯出版史上組合文化的典范。三是創新呈現方式的能力,即為優秀作者的創作文本配上一套得體的“衣服”,使圖書的內容與形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是在創意層面對編輯職能提出的要求。蘇州大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吳培華在《編輯職責“后移”現象的再思考與對策》一文中,通過分析圖書編輯質量下滑現象對編輯職責作了深入思考。他尖銳地提出:“在今天,浮躁、急功近利這些編輯工作的大忌已經是十分普遍的現象,編輯加工根本談不上什么如何加大編輯含量、如何點石成金的問題,編輯充其量是在做著校對的事,嚴格地說,還是一個不稱職的校對。”質量是產品的生命,對編校質量無論怎樣強調都不為過,這是考核編輯工作質量、培訓新進編輯技能的一條重要指標。但是,平心而論,要根本解決策劃能力和質量保障能力的矛盾,除了加強技能培訓、強調責任意識和一系列管理措施的跟進之外,是不是更應該在出版機構的崗位設置和業務流程方面進行創新性的思考和制度設計,從而讓編輯人員各得其所,發揮各自的優勢,在根本上解決編輯人員無所適從的大難題呢?
3 對編輯職能分拆的思考
筆者的用意,不是為編輯職能的界定提供一種終極解決方案,而是想從實務層面,不揣淺薄,提出破解上述難題的一種可能性——對編輯職能進行分拆。
3.1 對編輯職能分拆實踐的認識
其實在許多出版社,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在制度層面對編輯職能分拆進行探索了。比如中信出版社將編輯分為策劃編輯、文稿編輯和營銷編輯三大類,分別確定他們的工作職責、目標和考核標準。接力出版社以項目負責制將編輯職能細化,根據項目操作的進程,讓不同的編輯人員擔負不同的職能,并將產品宣傳職能劃歸到市場推廣部門。據筆者所知,目前在出版機構設置策劃編輯和方案編輯的不在少數,但普遍地對營銷編輯概念沒有深切的認知,或者簡單地要求責任編輯撰寫書評、聯系媒體,或者將宣傳職能放在總編室、發行部。筆者認為,宣傳或者說市場營銷,應該是編輯職能的一種,它承擔著媒體通聯、媒體資源維護、日常消息發布、出版機構品牌推廣、重點產品宣傳策略制訂和宣傳節奏把握、重點宣傳活動策劃和組織等一系列復雜工作。再加上我們身處網絡時代,面對一系列新媒體和新的傳播手段,當然得有專門的編輯人員專門研究媒體和傳播技術,將產品的影響力盡最大可能地釋放,并有效地抵達目標讀者群。因此,筆者認為,目前效果最佳的編輯職能分拆方式,是將編輯區分為策劃編輯、文稿編輯和營銷編輯。至于三種編輯放在同一個編輯部門,還是按不同的職能設置策劃、文稿、營銷編輯部門,則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處理。
當然,將編輯職能一分為三,并不是說三者互為溝壑、各自固守一攤,而是說在職責、績效考核上各有側重,各自專注于最專長的業務。為防止三種編輯職能相互脫節,還應該在制度層面和管理機制層面上進行創新。目前出版界比較好的操作思路大致有兩種:一是將三種編輯的管理權統歸一個管理者,以便政令暢通;二是以項目負責制突破部門隔閡,將三種編輯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以項目運作的方式調動出版企業的運作活力和效益。
3.2 編輯職能分拆的一種路徑——編輯職能指標化
管理指標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要義,也是出版產業化進程中急需補上的一課。具體到編輯職能的劃分,筆者覺得不論把編輯職能劃分為多少塊,關鍵點是改變領導者憑個人印象或者說憑借幾項模糊的指標對編輯進行績效考核。編輯職能指標化是一個大題目,限于篇幅,本文無法詳盡展開。但是筆者曾經閱讀過一篇臺灣出版界同仁的文章——《臺灣圖書出版業文字編輯專業職能之研究》,對文字編輯的職能進行了有益的探討。作者將文字編輯的能力分為“專業能力”“管理能力”“人際能力”“人格特質”四大板塊,每個板塊又包含諸多指標,如專業能力包括文字修養、出書規劃、校對、實務流程、資訊搜集分析、眼光見地、文案撰稿、開發作者邀稿、策劃創意、學問知識、寫作、熟悉外包資源、基本電腦能力、成本估算能力、采訪、洽談版權買賣、外語能力、行銷能力、印務、基本美編能力、有聲出版、網頁制作能力等。
筆者覺得,這個指標體系可以給編輯職能的分拆和職位設計提供一種思路,可以做成招聘和培訓編輯人員的技能評判指標,也可以做成編輯崗位的基本要求指標。
參考文獻
[1]楊闖.編輯主體意識與編輯職能轉型[J].中國編輯,2011(5)
[2]全國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辦公室.出版專業理論與實務(中級)[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
[3]桂曉風.建立“大編輯”理念[OL].[2013-02-22].http://www.bookdao.com/
[4]賀圣遂.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編輯[J].現代出版,2010(9)
[5]吳培華.編輯職責“后移”現象的再思考與對策[OL].[2013-02-22].http://blog.sina.com.cn/s/blog-4a807486100duly.html
[6]應立志,陳淼勝,鄭如玲,等.臺灣圖書出版業文字編輯專業職能之研究[J].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2010(1)
(收稿日期:201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