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俗語說“七坐八爬”,孩子身體發育到一定階段,就要練習爬行。爬行可以增強寶寶手、足、胸、腹腰、背、四肢肌肉力量,且能鍛煉身體的協調性,增加活動量,促進新陳代謝,有利于寶寶成長,擴大視聽范圍,培養靈敏觸覺,增強小腦平衡與反應能力,促進腦發育。所以,爬對寶寶日后學習語言和閱讀有良好影響。有些寶寶不喜歡爬行,這個時候寶爸寶媽應該做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寶寶學爬的過程,來和寶寶一起爬吧!
寶寶學爬兩階段:腹爬和跪爬
一開始,寶寶就像擱了淺的鯨魚在原地沒法動彈。這個時候,無論寶寶還是媽媽,可能都在經歷整個學爬過程中最艱難的階段:寶寶還沒有爬的意識,即使有了爬的意識,也完全沒有掌握爬的技巧。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卻使不上力。這時,你可以幫助寶寶調整好爬的姿勢,幫他把腿彎起來,或用手抵住他的腳,成為他用力的支點,這樣寶寶的身體就可能會貼著地面慢慢挪動。只要堅持練習,寶寶必然進入下一個階段:真正的腹爬。這時,即使沒有別人的幫助,寶寶也能借助自己的手和腿,移動自己的身體了!
當腹爬不斷熟練,手腳協調,爬速慢慢加快后,寶寶會有意無意地向下一步進軍:肚子離開地面,用膝蓋跪爬。媽媽可以這樣幫助他:幫寶寶將小肚皮托起,讓他慢慢感受肚皮離地、只靠四肢支撐身體的感覺。一旦寶寶學會跪爬了,他就能到處“閑逛”了!
學習爬行莫著急
很多媽媽會遇到這個挑戰:如何讓寶寶在學走之前學會爬。寶寶的動作發展有非常大的個別差異,媽媽要學會淡定。有些寶寶長得靈巧,很容易學會爬;有些寶寶長得肉乎乎的,要讓小肚子挪一個位置很不容易;有些寶寶7~8個月的時候正值冬天,厚厚的衣褲阻礙他學習;有些寶寶該學爬的時候正值夏天,短衣薄衫,加上到處都是方便練習的場地,自然容易學會爬。因此,媽媽不要將寶寶跟其他寶寶作橫向比較。只要你的寶寶是依照自己的速度健康地成長,大人就用不著過于焦慮。爬這項活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人的本能。許多寶寶稍一引導就學會爬了,這個一點不稀奇。可是,由于各方面環境的變化和條件的限制,有些寶寶的這種爬的本能變弱了,非得通過媽媽和寶寶的共同努力才能學會,這也很正常。在練習爬的過程中,特別提示寶爸寶媽以下幾點:
1.爬的時候寶寶頭部有了左右轉動的機會,對頸部和脊椎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2.用手腕支撐身體的重量,能鍛煉手腕,以后萬一跌倒,寶寶會比較善于保護自己,他用手來支撐身體時更有力量。
3.手的抓地動作能鍛煉手指力量,手指更靈活,提筆涂畫都有益處。
4.充分運用四肢,動作協調性和四肢靈活度得到充分發展,有益大腦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
5.爬,是一項比較劇烈的消耗能量的活動,有助于新陳代謝,吃好睡好,促進發育。
安全工作要做好
1.地板:水泥、磨石子、瓷磚等所鋪設的地板,對學習爬行的寶寶來說,都容易一不小心而跌倒,造成無可彌補的遺憾。為避免發生危險,可在硬地板上面鋪設軟墊,不過要使用厚度較高的軟墊才能發揮功用,并且要避免買有很多小花紋的軟墊,以防寶寶將小花紋摳下來吃。
2.桌角、柜子角:尖銳的桌角或者柜子角,對學爬的寶寶來說簡直就是個危險,其改善的方式,最好是將所有的桌角或柜子角一律套上護墊,這樣,即使是嬰幼兒不慎撞到,也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3.電插座: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可能會爬到電插座附近,就會有觸電的危險。寶寶的父母可使用電插座的防護蓋,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裝此裝置,或者使用安全插座。
(北京 王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