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椒0808號”通過全國農作物品種鑒定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的“中椒”系列品種又添新秀,由辣椒育種課題組育成的“中椒0808號”甜椒新品種最近通過了2013年全國農作物品種鑒定。
“中椒0808號”屬中晚熟甜椒品種,從定植到青椒始收45天左右,到黃椒始收65天左右;果實為方燈籠形,由綠變黃,單果重180~240克,商品性好,抗病;每667平方米(1畝)產量為5000公斤左右;可作綠椒品種,也可作黃椒品種。該品種于2010~2012年參加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的國家辣椒品種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可在河北、遼寧、江蘇等適宜地區作保護地甜椒種植。隨著該新品種的不斷推廣,將更加豐富我國的蔬菜供應和增加農民收入。
(北京 李海芬)
“寧春50號”小麥有望成為河套地區主推品種
寧夏春麥的品質在全國具有較高的品牌影響力。由青銅峽塞外香面粉有限公司與寧夏農林科學院專家合作,聯合培育出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春小麥新品種“寧春50號”,是利用寧夏主栽品種“寧春4號”為母本,與法國硬粒小麥“卡姆”雜交,再經過“寧春4號”回交改良、單倍體花藥培養快速純合穩定的生物技術相結合,經過北育南繁育成。該品種與其母本相比,抗條銹病、白粉病性能提高,且抗倒伏能力強,面粉白度更白,更有彈性,更筋道,品質由中筋提高到強筋水平,每667平方米(1畝)產量達500公斤左右,有望成為寧夏以及黃河河套地區的主推品種,
據青銅峽塞外香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學文介紹,普通小麥的平均價格每公斤3元,面粉4元,而“寧春50號”有機小麥每公斤則為8元,面粉16元。農民種植“寧春50號”小麥,每667平方米毛收入可達3000元,是種普通小麥的3倍,農民的收入也會因此成倍提高。
(寧夏 張國鳳)
水稻專家選育成功超早稻
東北可實現雙季種植
國家農業部本地品種與外引資源高效利用課題組首席科學家周曉東通過十幾年的科學實驗,成功選育出生育期只有80天的超早熟水稻,在實驗室已經成功實現了遼寧雙季水稻種植。
周曉東表示,由于目前種植成本高,技術含量高,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不過,3~5年,東北地區真正實現大規模生產轉化一定能夠實現。
周曉東介紹,這種生育期只有80天的超短生育期早熟水稻資源,是通過野生馴化和誘變技術得來,再利用航天育種手段最終選育成功。其最大的優勢是:縮短生長周期降低種植成本,每667平方米(1畝)一期的產量可達到500公斤以上,二期也可達到450公斤。近幾年來,在沈陽市遼中縣已經實現了一年種植兩季水稻,在海南三亞實現了一年四季種植的紀錄。
(海南 吳可)
農作物家族添丁
登海種業新玉米品種通過審定
近日,由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聯系電話:0535-2788888 公司主頁: http://denghai.seenoon.com)培育的玉米新品種“登海3737”通過了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該品種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19~20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淺紫色,花藥黃色。區域試驗結果: 夏播生育期109天,株高278厘米,穗位100厘米,倒伏率1.1%、倒折率1.1%。果穗筒形,穗長17.4厘米,穗粗4.4厘米,禿頂1.2厘米,穗行數平均13.6行,穗粒數462粒,紅軸,黃粒、半馬齒型,出籽率86.0%,千粒重318克,容重762克/升。
該品種的適宜密度為每667平方米(1畝)4500株左右,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在山東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種植利用,瘤黑粉病高發區慎用。
(山東 張超 周新國)
河北廊坊培育出優質寬葉韭菜新品種
最近,由河北省廊坊市農林科學院選育出的優質寬葉韭菜新品種“優寬1號”通過了科技成果鑒定,并被河北省科技廳蔬菜項目鑒定委員會認定為達到了同類研究的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該品種已在河北省的固安、霸州、永清三地進行了示范生產,平均每667平方米(1畝)產量達9189.8公斤,較當地主栽品種“平韭2號”增產13.4%。
“優寬1號”株高50厘米左右,葉長40厘米左右,葉寬1厘米左右,株型半直立,葉簇稍分散; 口感細膩、辛辣味適中; 可溶性糖、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等營養物質含量豐富,纖維素含量適中。
(河北 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