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平涼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極為深厚。據考古發現,平涼擁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仰韶、齊家文化遺址等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址465處,國家、省、縣級文件保護單位269處。
平涼山川毓秀,風光奇特,自然生態景觀和人文歷史景觀星羅棋布,相映生輝,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聞名海內外的名勝景區主要有:天下道教第一山——國家AAA旅游景區崆峒山,天下王母第一宮——涇川回山王母宮,人類開元第一城——伏羲誕生地靜寧古成紀,神州祭靈第一臺——周文王伐密所筑古靈臺,秦、漢皇帝祭祀炎、黃二帝的華亭蓮花臺等眾多風景名勝。
崆峒山位于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 。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于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自古就有“中華道教第一山”、“西鎮奇觀”和“道源圣地”之美譽。
崆峒武術作為中華武術的一個流派曾頗為盛行過,然而其有關歷史淵源、內容特點、拳緣關系與拳承所及,由于歷史的變遷和崆峒山幾遭劫難,這方面的專著遺文極少,只能從有關的歷史資料中撿到片言碎語,很難反映出崆峒武術在歷史上或某一個時代的全貌和詳細的情況。真正的崆峒武術應源于崆峒山下,涇河兩岸,隴東大地。流傳至今的五大門派十二個拳種,三百多個武術套路,各有師承,名人輩出。崆峒武術與少林、峨眉、武當、昆侖并稱為中國五大武術流派,距今2000年,崆峒武術分8大門,每門有16套拳法,以兵器奇特著稱,交手時往往能夠出奇制勝。其中神門拳、花架門、追魂門、奪命門、醉門等早已隨著小說、影視作品讓世人耳熟能詳。崆峒派最厲害的武功當屬七傷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