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一般將母豬泌乳障礙稱為泌乳失敗或者無乳綜合征。其臨床特征為母豬食欲減退、精神狀態差、少乳甚至無乳并且拒絕哺乳等,可導致仔豬長期饑餓,進而營養不良,會影響仔豬的斷奶時間、斷奶體重以及成活率。若持續時間過長,則會導致仔豬衰弱而死。近年來,筆者采用中西醫相結合的方法治療152例,治愈145例,治愈率高達95.4%。
一、發病原因
1.感染性:感染性泌乳障礙主要是由于母豬在分娩時出現產出無力或難產,進而導致分娩時間過長,使得胎衣排出遲緩,滯留的胎衣碎片引起母豬子宮繼發細菌感染。另外,豬圈衛生較差或未進行嚴格消毒,導致鏈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大量繁殖,進而引起母豬乳房炎或子宮炎。
2.非感染性:如母豬孕期過瘦或過肥、精神緊張等,一般多見于初產母豬。應激因素,主要是由于人為的刺激、周圍環境及溫度變化引起的應激反應;另外,母豬分娩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強烈的應激。
二、臨床癥狀
1.感染性:母豬精神沉郁,母性下降,食欲不振,糞少而干,呼吸、心跳加快,體溫升高,部分母豬的陰門有惡露流出;若伴發乳房炎,則其乳房紅腫、發熱、質硬、敏感,乳汁較濃稠且顏色發黃,拒絕哺乳。
2.非感染性:若由過肥、應激引起,則其乳房外觀正常或稍有萎縮;若由精神緊張引起,則其乳房較充盈、有乳汁卻不放乳,并伴有攻擊仔豬或者緊張不安等癥狀。
三、治療方法
1.西醫療法:一是感染性泌乳障礙的治療。15毫克地塞米松、600萬IU青霉素、320萬IU鏈霉素,分別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4~6天;同時,還可以使用羥氨芐青霉素、林可霉素或阿莫西林等進行輔助治療。治療伴發乳房炎的母豬時,需使用40℃左右的15%硫酸鎂溶液熱敷,每次持續時間為35分鐘,每天4次,可加快乳房血液循環,起到消腫或消炎的作用。二是非感染性泌乳障礙的治療。由應激因素引起的,可肌肉注射8U催產素,每隔3小時注射1次,一般需持續注射5次;另外,也可肌肉注射4毫升己烯雌酚,每天2次。若由精神緊張引起,亦可肌注8U催產素,每隔3小時注射1次,一般需要持續注射4次;另外,還可以按1~3毫克/公斤體重的劑量肌內注射鹽酸氯丙嗪,每天2次。
2.中醫療法:一是感染性泌乳障礙的治療。感染性泌乳障礙主要癥狀為少乳或無乳,因此,中獸醫辨證治療的原則是“通經解毒、消腫止痛”,主要采用“栝樓牛蒡湯”進行治療。其處方為:陳皮、青皮、生梔子、柴胡、皂角刺、黃芩各8克,通草、漏蘆、木通、王不留行、連翹、金銀花、牛蒡子、栝樓根各10克。若母豬的乳房存在腫塊,則需加強營養并進行補血,在處方中添加赤芍、當歸各10克。此藥需每天1劑,直至臨床癥狀消失為止。二是非感染性泌乳障礙的治療。由精神緊張引起的泌乳障礙,極易引起肝氣郁結,進而氣機受阻。一般采用“酸棗仁湯”進行治療。其處方為:柴胡、甘草、川芎各6克,青皮、酸棗仁、蒲公英各30克,栝樓皮、知母各20克,香附15克,茯苓10克。水煎拌食或任其自飲,每天1劑,需持續服用4天。由應激引起的泌乳障礙,極易引起氣血瘀滯,進而氣機受阻,導致乳絡運行不暢。因而,中醫治療需以“理氣活血、佐以通乳”為主要目的。其處方為:生地、柴胡、花粉、白芍、青皮各15克,當歸20克,王不留行30克,甘草、通草、白芷、木通、漏蘆、川芎各10克。水煎拌食或自飲,每天1劑,需持續服用4天。
四、小結
總而言之,泌乳障礙一般多發于初產或年齡偏大的母豬。許多農戶在飼養母豬過程中,飼料單一且管理水平較低,不注重圈舍衛生及保暖,進而引起母豬產后泌乳障礙,對仔豬的生長發育影響極大。筆者通過判斷母豬泌乳障礙的發病原因,然后采用相應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法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新云區域畜牧獸醫中心站 李朝順 郵編:6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