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上次我們著重談了剪影,今天我們再談談投影吧?
李:好。你認為投影和剪影有什么區別?
一個是虛影,一個是實影。剪影嚴格說不應稱為影子,它是實實在在的物體,只不過因為太暗,襯托在比它明亮的背景下,只剩下形狀,缺少細節,被人稱為剪影。而投影卻是真正的影子,它不是物體本身,而是物體遮擋了光線,在背景中形成的暗影。由于光線投射方向的不同,物體產生的投影形狀也不同。很多情況下,投影的形狀與生成該投影的物體的形狀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投影在攝影中的變化更加復雜,更加有趣,有時也更加神秘!
你對剪影和投影的分析很不錯。我再補充一點,當被攝物本身不是太暗,我們用肉眼還能看到其細節時,可以選擇特別明亮的背景(比如,天空、水面……),并且按照亮背景曝光。尤其是在逆光的情況下,該物體就會因為曝光不足在畫面上形成剪影。
但是投影,必須是肉眼所及時就已經形成了,無法通過增減曝光量來形成。一般說來,投影的產生要有較強的光源才行。陰天、雨天都很難產生投影。剪影可以在強光、弱光中產生,甚至也可以在散射光中產生(只要該物體和背景的明暗有較大的反差,利用曝光不足的方法就可以產生)。
請您結合幾幅自己的作品談談如何才能利用投影拍出好照片吧。
《屋里窗外》是不久前我在美國西部一個叫做鬼鎮的地方拍的。所謂鬼鎮,就是無人居住的被廢棄了的小鎮。為了拍出“鬼”的氣氛,我選擇了這樣一個畫面:布滿了屋梁投影的房屋內壁。我按照墻壁上小窗戶外的破汽車曝光,讓屋內的投影曝光不足,更深重地凸顯房屋的氣氛。如此一來,大片深暗、密集的投影與一小塊明亮的窗外之景組合在一起,既有趣,又有些魔幻效果。
《宮墻》這張照片我很熟悉。您曾帶我到故宮東六宮的鐘粹宮拍攝,指給我看過這面墻。其實這幅作品與上一幅作品在構圖與用光上有相似之處,都是由大片虛影和一小塊明亮的色塊構成的畫面,但表現的意境則完全不同。您能解釋一下嗎?
我個人認為,前一幅作品,整個畫面色調沉重,投影線條剛直、硬朗,而這幅作品畫面色調熱烈,投影線條錯綜柔和。構圖看似相似,細察卻相差頗大,所以表現出來的情調也就不同了。
我很喜歡《冬天北方的鄉間公路》這張照片,主要原因就是投射在黃土路面上的樹影。因為有了這些橫斜的線條,交錯的明暗,北方的一條不知名的鄉村公路讓我這個南方人感受到冬天的北方并不單調,并不光禿,在藝術形式上不僅豐富,而且很具有美感。
樹的投影的確是這幅作品簡潔又富于變化的畫面的關鍵。
《過馬路》這張照片您是在哪兒拍的?視點非常特別。
這張照片是在北京阜成路的一個過街天橋上拍的。當時馬路上灑滿陽光,車水馬龍。可是有一個女子不遵守交規,不走斑馬線,硬是闖到了馬路中間,而她的身旁恰好有一輛三輪車。當時太陽已經有些西斜,側光使三輪車的影子正好落在了這個女子的身旁。我站的位置可以用俯視角進行構圖,將女子置于畫面的底邊。此時此刻,三輪車濃黑的投影幾乎布滿了整個畫面,造成一種不祥之感。
這幅照片中的投影近于抽象,而過馬路的女子則是具象,抽象與具象相互作用,產生了耐人尋味的畫 面。
《冬天的陽光》拍自美國的拉斯維加斯,《深巷》則拍自中國的騰沖。這兩個地方雖然相距萬里,卻有一個共同點:陽光充沛。這兩張照片正是利用了陽光下房屋的投影,不僅造就出富于裝飾感的影像,而且有力地證明了陽光的存在。
看來有投影的地方往往是藏有好照片的。就看你能不能從中把它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