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巖畫作為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以其神秘、古拙、抽象、明快和意味無窮而令現代人感到妙不可言。由于先民的真摯、純情和物我兩忘而使他們的作品化入了一種空靈的境界,巖畫是先民們為生存而被激發出來的全部情感的傾注,是他們的生命藝術形式,原始巖畫藝術符號——美的魅力也正在這里。
關鍵詞:原始藝術;符號;巖畫
一、概述
在巖畫和其它原始藝術中,最具有誘惑力和神秘性的,是那些由幾何線條組成的各種符號圖式,它們似乎包藏著一個永久的秘密。中國原始巖畫的符號圖式,在原始時代并不是一種輕率、簡單的線條刻畫活動。符號圖示中隱藏著深刻的內涵,它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我們今天的語言,這些符號或是原始的記事,或是配合說明某種事件,或是襯托某種圖形,或是隱喻著當時某種觀念等等,在中國廣大地區,如內蒙古、新疆、四川、云南等地分布著很廣泛的巖畫藝術。
二、巖畫與巫術
(一)巫術——一種文化現象
無論怎樣的原始民族,都有宗教和巫術。
巫術就像一個巨大的陰影沉重地投射到世界上每一個民族的心靈深處,巫術又像一顆結滿藝術之果的大樹,它將自己的果實深情地奉獻給創作自己文化的民族。我們必須承認:野蠻時代人類那種混沌的精神文化正是通過巫史得以延續下來的。
雖然不能武斷的說:“藝術起源于巫術,但至少很多已經發現的原始藝術品的確發端于巫術,或者是滲透著巫術或聽命于巫術的,幾乎很少與巫術沒有關聯。
狩獵是先民的主要謀生手段,狩獵巫術又是這一活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儀式”,出于巫術相似律模擬對象的需要,藝術就成了把人類巫術觀念中不可聽、不可見的轉變為可聽、可見形式的一種符號手段。狩獵巫術藝術符號多見于巖畫中,史前的巖畫都能找到彼此類似的例證。
(二)內蒙古巖畫中的巫術情結
我們已經看到了巖畫在原始人巫術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是現在既令我們感到困惑又感到興趣的是:他們到底是以什么身份參加這種表演的呢?它的巫術價值又是什么力量賦予的呢?
1.“同能致同”的巫術心理
狩獵結果的捉摸不定,恰恰為巫術占領這塊地盤提供了最合適的理由。那么巫術又何以選中美術作為它的搭檔呢?因為巫術的源起“即在所采取的行動和期待得到結果之間有著相似性”也就是說,要想得到期待的結果,就要采取類似的行動。美術可以把他們所要期待的結果都能以直觀的形象呈現在他們面前,而且原始人對于形象的看法上不把形象看成純粹的形象,形象與原本是互滲的,很顯然,在原始人哪里,形象與實體具有某種不可言喻的神秘的同一性。在他們看來,若欲得到某種對象,抑或某種結果,只需將它們以形象的方式訴諸于畫面。那就保證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了。正是這種“同能致同”的巫術心理,驅使原始先民們去花費大量光陰,將數不清的巖畫磨刻在巖畫之上,以期得到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東西。
2.藝術創造意味著逃避生活的擺布
由于當時人類還無力抗拒自然的力量。內心精神世界中借助某種東西的崇敬來支撐它們。內蒙古充滿巫術意味的原始巖畫,在我們今天看來,只不過是原始先民所做的“白日夢”,它們將自己理想次序,誤認為即是自然的秩序了。因而這些巖畫,實質上也只不過意味著人與自然的矛盾在幻想世界中的統一而已。但是,正是這一點支撐他們,不這樣做就會失去心理平衡的生活框架,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也是那些無力掙脫大自然對自己命運擺布的生靈所發出的嘆息,難怪有美學家這樣說:“對原始人來說,藝術創造意味著逃避生活的擺布。”
3.原始巖畫的選址巫術心理——“神場”
我們在探討巖畫的分布時都會有一種同感:“幾乎所有的巖畫選址差不多都是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內蒙古地區的巖畫也多分布在“壁立千仞,崖高澗深”的地區,一般都刻在難以攀緣的山腰和山頂的崖壁上,且在方向上也很有規律,大多迎南或迎西,其他方向極為罕見。這一切提醒我們,這些巖畫的分布,都是先民們經過精心選擇的結果,這就可能有如人類學家斯賓塞所說的所謂“神場”問題。這種所謂“神場”很可能就是先民們選做巖畫點的神秘地域。“在這個確定的地域中,具有自己特殊的地貌和地形,自己特有的山巖、樹木、泉水、沙丘等等的每個地方,都與各種看不見的神秘力量聯系在一起。”
三、巖畫與生殖崇拜
(一)生殖崇拜
人類文化史已經證明:一個曠日持久的生殖崇拜確乎在遙遠的古代發生過,它的影響仍然潛伏在各種文化現象中,我們如今仍能感受到它的洶涌澎湃的余波。
當混沌初開,人類從荒古的世界走來的時候,他們深感周圍的存在充滿了敵意和莫測的神秘。狩獵的成敗,生命的生死,然而最令他們感到神秘的仍然是人類自身的生殖。在他們看來“生殖和生成的神秘性是自然的最深刻的神秘性。”因此,對生殖現象的神秘和敬畏心理,對種的繁衍的強烈渴望,使人類產生了生殖崇拜,所以原始巖畫藝術符號中也蘊涵了生殖崇拜的文化現象。
(二)內蒙古巖畫中的生殖崇拜
巖畫是原始藝術的大手筆,而人面像則是巖畫的重頭戲。人面像藝術作為一種藝術現象的發生,當與人類步入農業文明密切相關。此時除了保留有早先的圖騰崇拜的遺跡之外,更多的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因此作為這一時期流行的人面像藝術,其內涵就少不了這樣一個母題——生殖崇拜。
1.以眼睛和鼻子象征男根紋的表現手法
內蒙古白岔河人面像巖畫,基本上都是由兩個同心圓的眼睛和棒槌形的長鼻組合而成,兩個同心圓的眼睛就是一對睪丸,而棒槌形的長鼻就是陰莖的象征,隱約表現陰陽結合,男女媾精,化生萬物的哲學觀念。
2.以“”符號為基本元件構成的人面像巖畫
內蒙古的巖畫人面像,除了由兩個同心圓的眼睛和棒槌形的長鼻組合而成的圖形外,還有一種以“”符號為基本元件構成的人面像巖畫,我們將上述的抽象男根紋與內蒙古的巖畫人面像中的“”的符號相比較就不能發現兩者之間極為相似。可以判定內蒙古巖畫人面中的“”符號來歷,也正是一種抽象的男根紋。
但是,更有意味的是,這種內蒙古人面巖畫中非常典型的男根紋樣“”符號的來歷,原來它是從“蛇”紋演化而來。
在內蒙古陰山曾發現了一幅反映先民蛇崇拜的巖畫,畫面表現了兩條曲屈的長蛇,顯然,這兩條蛇已不是純自然形態的,而是經過人為的藝術加工。變成了一種符號化的形式,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兩條蛇紋圖像正是構成陰山人巖畫中的主要基本部件。
四、總結
巖畫作為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以其神秘、古拙、抽象、明快和意味無窮而令現代人感到妙不可言,幾乎可以說,原始思維簡直就是天然的藝術思維。由于先民的真摯、純情和物我兩忘而使他們的作品化入了一種空靈的境界,巖畫是先民們為生存而被激發出來的全部情感的傾注,是他們的生命藝術形式,也可以說是藝術符號化的生命,原始巖畫藝術符號——美的魅力也正在這里。
參考文獻:
[1]孫新周.中國原始藝術符號的文化破譯[J].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湯曉華(1972.8-),男,湖北咸寧人,湖北科技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