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既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又可以反映學習質量和效果。積極的學習興趣可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會讓學生受用一生,高中生物教學同樣需要學生對其產生興趣,因此,在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探討了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學習興趣;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其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采取一些方法,從而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一、唯美化教學
生物學其實是一門美的科學,它綜合了很多學科的特點,其知識應該是精彩、美妙、充滿趣味性的,生物現象可以波瀾壯闊,也可以細膩入微,它兼顧了數學的抽象美和藝術的直觀美。作為基礎課程的生物教學,教師應該努力把這種美帶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物學的美,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于當下,很多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只是在反復的枯燥記憶中學習,教師也是在千篇一律中教學,這樣便難以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只會增加學生學習的壓力和對課程的反感。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在體會生物學之美的同時牢牢掌握知識點,在掌握知識點的同時細細品味生物學之美。
二、生活化教學
生物知識來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也離不開生物知識。高中生物所涉及的知識一般與學生的生活是緊密相連的。所以,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用生活中生動的例子來讓學生產生好奇感和新奇感,并體會到生物課程并不單單是書本知識的簡單記憶,而是與身邊的各種事物相聯系的。比如,在講述“隱性基因”時,教師可以多舉一些生活中這方面的例子,像有一個男生患色盲癥與家人之間的關系等。在教學中,把生物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創設相關的問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并使其產生學習的興趣,在這樣的狀態下進行授課,效果會更加明顯。
三、直觀化教學
直觀化教學是指在生物教學中以親身實踐或對事物、現象的描繪來激起學生的感性認識,獲得生動的表象。直觀化教學對知識的展現比較全面,可以使學生深刻地掌握和理解教學過程。直觀教學中可以運用實物、標本、模型、掛圖、多媒體電腦等作為載體,也可以通過教師語言的靈活運用,使教學課堂不再死板和枯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興趣是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高中生物課教師必須重視這一點,并不斷地挖掘現有資源,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思想上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參考文獻:
郝文君.在生物教學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7(09).
(作者單位 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第二高級中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