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這樣兩個故事至今讓我激動不已,并且改變了我一生的觀念。
在一個屠宰場,有一頭母牛被屠手們拉進來了,它似乎明白了什么,它狂奔著、掙扎著、絕望地哀鳴著,眼睛直望著屠手們,眼里全是淚水,似乎在哀求什么。屠手們十分不解,從來沒見過這種現象呀?但屠手仍然無情地殺了它!當剖開母牛腹腔時,人們驚呆了:原來是母牛腹中有一個胎兒!
動物的愛讓人感動,人性的愛更是驚天動地!有一處山體滑坡,掩埋了一家人。當人們及時挖開泥土時,驚訝地發現母親呈彎曲狀,留給了嬰兒一個空間。母親已遇難,嬰兒卻奇跡般地活了!
從此,我就有了把愛灑向每一個孩子的思想。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母親,我愿做一個播灑陽光的愛心使者,把愛心和溫暖獻給下一代,獻給孩子。
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愛自己的孩子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種本能,而愛別人的孩子是一種超脫、飛躍,是一種升華。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人們的心靈。人世間,擁有最多熱愛別人孩子機會的職業就是教師。是啊,教師,全部的職業生涯都離不開孩子,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師愛是師魂,師愛是教育的基礎。正如溫家寶同志說:“沒有對孩子的愛,就沒有教育。老師是蠟燭,在孩子們心里點燃希望,并且照亮他們的一生。”
走上講臺為人之師的二十五年里,雖沒有過豪言壯語,也沒有過驚天動地,可是我和山里的孩子一同歡笑過,一同哭泣過。所教學生不能說桃李滿天下,也有好多。那一張張笑臉很多已經模糊,但每次回顧以往總有幾張面容清晰浮現于眼前。那一年我任六年級班主任兼語文、數學課,班上新轉來一個特殊學生閆×。他是個智力低下兒,六年級的學生,智力只相當于學前班孩子。開學第一天,他的爸爸就專程到學校告訴我:“老師,我們家孩子,唉,傻……您多擔待,不用管他,我們把他送到這兒來也就是想找個人看著別出事兒,以后會給您添麻煩,您費心了。”我收下了這個孩子。
可是在日后的教學中,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其他學生身上了,卻忽略了他。沒過幾天,這個學生讓我們的課堂真是“精彩紛呈”:講臺經常是他和老師的共同陣地,有時“歌聲不斷”,有時“舞姿翩翩”,還有時上演“鬼臉戲”,一開始總是引得“爆笑課堂”,好在時間長了,學生習慣了把他視若無物。見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就在教室溜達,邊走邊把同學的書、本子、文具扔到地上,見同學惱了,他卻一陣竊笑,老師、同學真是叫苦不迭。
他這樣做是想讓別人知道班級里還有一個他的存在呀!此時的我開始反省自己,我把愛給了其他(她)學生,卻忽略了他。盡管他是一位這樣的學生,他更需要老師的愛呀!
從此,每當我上課到學生練習環節時,我都會來到他身邊單獨教他。首先,教他寫字,教他背課文。告訴他背課文時不要昂著頭,瞪著天,而是用心理解,記得就好,背得就快。每每他背下一段話時就露出了他特有的“傻”笑,從他的笑中我看到了快樂,是被關注的、成功的快樂。學會了簡短的背誦,他一看見我閑下來,就跑到我面前說:“老師,我給你背課文。”每次我都認真地聽,中間遇到簡單的字,就打斷他,問他是什么字,經過反復練習,認識了不少字。看他學習興趣這么高,我對他說:“閆×,老師再教你寫作文吧。”快樂的他每寫完一句話都會拿到我面前說:“老師你看我寫得好不好?”看著不成話的句子,雖然連普通一年級孩子都比不上,卻是一個孩子對自己存在價值的體現。
到最后,我依然沒有讓他“破繭成蝶”,從“傻”孩子里走出來,但我看到了他的轉變,雖然試卷上的分數從零分到寥寥無幾的幾分,但他的卷子不再是空白,這就是成功。雖然“起始于辛勞,收結于平淡。”為師者就應該熱愛、關心、善待每一個孩子,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一個孩子的心門,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成為遺憾。二十五年來的教育教學生涯,作為一名教師,我的大部分生活都是與學生連在一起的,這期間,有苦也有甜,有愁也有喜,有耕耘的勞累,也有收獲的喜悅,但什么時候我都沒有退縮。我一直是勤勤懇懇、無私奉獻,把我的愛奉獻給了我的每一個學生、我的事業。
其實,我們教師都是最偉大的藝術家。當我們把愛的陽光灑向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孩子,換來孩子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時,這些孩子的笑臉就是我們創作出的不朽作品。我們的微笑,會讓孩子覺得你是太陽;我們的關愛,會讓孩子對你產生信賴;我們的寬容,會讓孩子變得輕松。我們對孩子的真愛永遠要多于索取。試著用童真去體會孩子的世界,我們帶給孩子的是快樂,帶給自己的是收獲。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我們的愛心是常青的。我們的生命在孩子們身上延續,我們的價值在孩子們身上體現,在我的教育教學旅途上,我要搭上用愛心去換取孩子們開心的“班車”,讓孩子們永遠生活在愛的陽光里。唯有愛,才能創造世間的和諧,唯有愛才能創造人間奇跡,唯有愛才能讓快樂與希望同在!我愿把愛灑給我的每一位學生!
(作者單位 王玉勇:吉林省磐石市煙筒山鎮雞冠山小學 王玉芬:吉林省磐石市石咀中學)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