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仍然是語文教學的薄弱環節,學生作文水平從整體上看還比較低。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如果能夠多“下水”,把理論和實踐水乳交融,合二為一,做學生作文的領頭雁、先行者。
關鍵詞:下水作文;寫作技巧;語文教學
作文教學仍然是語文教學的薄弱環節,學生作文水平從整體上看還比較低。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一定要能夠多“下水”,多寫范文,和學生一起同進同出,同上同下,變“光說不練的嘴把式”為“能說會練的手把式”,把理論和實踐水乳交融,合二為一,做學生真正的領頭雁、先行者,如此,才能提高寫作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回顧幾年來語文教學“下水作文”的實踐,筆者認為,應該采取以下策略,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提高“下水作文”的水平。
一、一定要多多培養閱讀積累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閱讀中,我們首先要做到通解文意和吸取精華。因為閱讀對于寫作具有積累知識、儲備材料、提高修養、借鑒技法等多方面的作用。讀寫結合,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要熟練掌握略讀、精讀、連讀、跳讀等常用的閱讀方法,增加閱讀量。再次,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堅持摘錄,有意識地背誦,使之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加深對布局謀篇內在聯系的理解,提高鑒賞能力;另一方面,儲存的材料與日俱增,為寫好“下水作文”打下堅實基礎。
二、一定要多多培養觀察能力
觀察是寫作材料來源的主要渠道。只要我們細心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就會發現生活中那么多美的事物值得我們去贊美、去歌頌。首先,要了解觀察的對象,即人物、實物和環境。其次,要掌握一定的觀察方法,觀察過程中注意做到全面和細致。在有重點、有目的的觀察之后,隨時記錄觀察感受,這些都是寫作的最好素材。再次,培養觀察能力還要做到循序漸進、耐心細致和持之以恒。
三、一定要多多培養想象能力
想象是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一般說來,訓練和提高想象力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生動形象的文字描繪或聲情并茂的朗讀,進行表象結合,誘發再造想象,從而產生豐富的想象;發揮想象,變詩為文。詩歌的跳躍性思維可以借助想象去補充和延伸,即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圍繞記敘的要素,發揮想象進行變詩為文的練習;進行超前思維,訓練想象能力。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或觀看一部影視劇之前,根據作品題目、簡介或序幕,自己先行構思,設想出其情節內容,然后再閱讀、觀看,進行對比。這樣既鍛煉了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審題能力和布局謀篇能力;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合理構思,續寫故事;或對一件事的結果進行種種推測等都是提高想象力的好方法。
當然,寫作水平是一個語文教師素質的綜合體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掌握技巧和方法的同時,還要求廣大語文教師善于積累,勇于實踐,勤于“下水”,那么,在“下水作文”的天地中自由翱翔,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作者單位 吉林省扶余市第四中學)
編輯 王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