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國際公司網站日前刊登題為《中國女性身陷“激烈沖突”》的文章,作者為美國洛杉磯市前副市長、暢銷書《30歲前別結婚》作者陳愉。文章說,如今,很多中國女性都受過良好教育……
對婚姻,她們也有新的夢想。她們不想要基于責任的中國傳統婚姻,她們想要愛情。中國出現了大量電視相親節目,而且,與美國電視劇《欲望都市》中理想主義的夏洛特一樣,中國女性希望“做一個不可能的夢”。簡言之,如今的中國女性所想要的,正是所有女性都想要的——事業有成,真愛,也許還有一個快樂和成功的孩子。
文章認為,目前這一代女性身處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轉型期。數千年來,中國社會一直是圍繞家庭單位組織起來的。男性是一家之主,女性照顧老人孩子。
如今,在中國社會中,在女性新找到的夢想與關于女性角色的傳統觀念之間,存在一場激烈沖突。《30歲前別結婚》一書的標題就是對中國女性面臨的要在27歲前結婚、否則就會被稱為“剩女”的巨大社會壓力這一事實的進攻。
文章稱,在中國,性和權力是緊密交織在一起的。納妾風俗仍然存在,擁有權力的男性有情婦是可以接受、甚至意料之中的事。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常常會曝出腐敗官員與其情婦的照片。也許,在一個權力給男人帶來女人的社會中,性騷擾和家庭暴力現象猖獗是不可避免的。
文章指出,在中國,古老的傳統被編入眾多對女性不公的法律之中。但在一種女性始終處于二等地位的文化中,只有在足夠多女性有了自我意識并且說出“我再也不想忍受這一切了”這種話時,法律才會改變。在這方面,大眾媒體有了用武之地。美國作家娜奧米·沃爾夫在《美貌的神話》一書中寫道,美國的女性雜志是“歷史上面對大多數女性發聲的第一信使……告訴她們,她們有權利為自己下定義。”
文章認為,這同樣適用于當今中國。這正是中國很多關心女性文化的作家和編輯在努力為美重新下定義的原因。他們希望向世人表明強健也是美,他們描繪那些無視成規、自己為生活下定義、因而在任何年齡段都既可愛又令人贊嘆的女性。文章說,克服不公的唯一辦法是,開始真正地將自己與周圍人連接起來。女性媒體推動促使變化發生所需的對話。如今,所有人都在塑造文化。每個人都應該確保創造的文化以尊嚴和互相尊重為基礎。
(參考消息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