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為對象,解決人的思想、觀點、政治立場問題,提高人們思想覺悟的工作。在企業管理中,做好這項工作可以極大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維護企業的和諧、團結、穩定。尤其是在當今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也逐漸突顯,企業更加需要從改革和發展的大局出發,從理念、層次、方式等方面著手,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為企業在經濟博弈中的發展壯大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面對新形勢,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企業的改革走過了一條漫長的道路,目前已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經營機制、產業結構和分配制度。在這種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緊圍繞改革發展中心,開闊視野、優化策略、更新理念,牢牢樹立改革意識、全局意識、主人翁意識和競爭意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時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和主要特點,全面了解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建設、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戰略理論、發展規劃和實施步驟,并對廣大職工群眾進行宣傳、引導和教育,讓職工對社會大環境和企業所處的小環境有深刻的認識,進而把職工的思想認識統一到企業改革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上來。
解決新問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層次。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利益主體逐漸多樣化,價值取向逐漸多元化,思想行為逐漸復雜化。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種規范企業和職工行為的精神力量,首先應該充分借助政策和法律威力,在改革中推進以人為本的法制環境建設,結合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配套的以公平、激勵、開放、法治為基本特征的人事管理體制,建立企業與職工雙向溝通的綠色通道,以能力、業績為導向,深化職工對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認識,使他們能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其次,如果在制度建立后,仍存在不理解、不接受的質疑聲音,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會組織和政府勞動人事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定期或不定期地就本企業內的有關勞資關系、用人合同、薪酬支付、福利待遇、崗位設置等重大勞資矛盾進行溝通協商。努力在形成對勞資雙方都有約束力的意見的基礎上達成一致,依法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化解矛盾,增強廣大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實現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再次,在實際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以共同奮斗、共同發展的同事之情,關心職工的生活,傾聽職工的心聲,當好職工的貼心人和代言人,將職工反映的問題處理好、解決好、落實好,搭建企業與職工互相理解的平臺。
適應新要求,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時下,企業在市場經濟潮流中的自主、獨立意識越來越強,職工的自我意識、主人翁意識也越來越強。對于思想政治工作者來說,這一方面,意味著傳統說教式的單向灌輸方式失去了號召力、凝聚力、吸引力和戰斗力,另外一方面,也意味著一種通過建構企業文化來激勵全體員工的主動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方式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企業文化是通過培育全體員工的群體意識,產生驅動、激勵、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在企業文化的建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強調全體協作與團隊精神,組織開展各種類型、各種層面的集體活動,促使員工之間、員工與企業相互了解和溝通,不斷積累強烈的協作與團隊精神。其次,要在實際工作中建立一種情感投入機制,充分尊重員工人格,使員工不僅產生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任,同時對企業也產生一種情感依附,在謀求發展的共同愿景中使各方的價值訴求得以融合。再次,要建立激勵機制,使每位員工在企業尊重創新、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圍中獲取追求進步的動力,在企業的高效發展中體驗自我價值的實現。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輔相成,充分利用企業文化的凝聚、協調、規范、激勵功能,使廣大職工真正認準企業定位、認同企業理念,自覺成為企業的主人.不斷奮斗;而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培育的共同價值和行為準則,又會豐富企業文化的內涵,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資源、無形資產和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