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雙非”學童(父母雙方都不是香港人)問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田北辰在全國兩會期間提案,建議國家教育部準許香港特區政府在深圳設立官立小學。國家教育部回復表示,會聯同有關部門進行可行性研究及論證。
田北辰提案促解決跨境學童問題
田北辰在今年全國“兩會”提交《興建香港官校,幫助兩地學童原區就讀》的提案,引用香港教育局的統計,指2012/13學年有超過1.64萬名學童跨境到香港上學,包括7,454名幼兒園學生及6,749名小學生,其中大多入讀香港北區校網的學校,加上居住北區的學童多選擇原區就讀,令該區在2013/14學年欠缺1,400個小學學額,未能入讀北區學校的學童,包括深圳及香港的學童須跨區就學,除令學生舟車勞頓外,更容易引發安全問題。
資歷等同香港小學畢業
因此,他建議中央政府核準香港特區政府在深圳興辦的小學:小學采用香港的學制,由香港教師跨區執教,學生畢業后所獲資歷等同香港小學畢業,既可鼓勵居深學童留在原區就讀,也可減輕香港北區學額的壓力,及避免發生因交通引發的安全問題。據估計,目前由深圳來港上學的6,749名小學生,按1比20的師生比例,需200多名教師,“由200多名成人教師跨境教學,部分還可移居于內地,比6,000多名小學生跨境上學更安全、合乎各方利益”。
國家教育部早前回復田北辰,表示將聯同有關部門進行可行性調研和論證,并在論證結果可行的基礎上報請中央政府原則同意后,建議由特區政府教育局與廣東省教育廳和深圳市教育局協商,制定設立香港官立小學的具體細則,深圳市教育局將其納入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范圍管理。
香港教育局:影響深遠須慎研
香港教育局發言人14日表示,深港兩地教育部門正在深圳推行港人子弟學校及港人子弟班的試行計劃,當局會繼續檢視該計劃的運作和發展,亦并考慮各項建議的可行性,而于深圳設香港官小的建議涉及福利可攜的政策,議題復雜,且影響深遠,因此須深入研究,從長計議。
(中新網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