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稿日期:2013-10-30
基金項目:青島市雙百調研工程課題“關于青島市在農業生產中發揮科技支撐作用的對策研究”(2010-C08)
作者簡介:張怡(1977-),女,講師,研究方向為農業經濟管理。E-mail:zhangyi@qau.edu.cn
摘要:使用2006~2011年山東對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和東盟農產品出口的面板數據,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山東農產品出口的短期與長期影響、直接與間接影響。結果表明:技術性貿易壁壘在短期內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具有抑制作用,長期內具有促進作用,山東大約需要兩年時間跨越進口國技術性貿易壁壘。日本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山東向其他國家出口農產品具有間接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技術性貿易壁壘;山東;農產品出口;影響;引力模型
中圖分類號:F752.62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3)12-0131-05
隨著世界經濟貿易自由化、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在傳統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不斷消除的同時,技術性貿易壁壘(以下簡稱TBT)己成為各國進行貿易保護的重要手段,在國際農產品貿易領域尤其盛行。農產品作為我國優勢出口產品之一,其受到TBT的影響不容忽視。山東是我國農產品出口大省,其農產品出口額的變動對全國農產品貿易額的變化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研究TBT對山東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對分析未來山東及我國農產品貿易格局、貿易制度與政策具有現實意義。
國外學者關于TBT對出口影響的研究相對較早,中國入世后,國內眾多學者也開始越來越關注此問題,但目前我國學者的研究大多屬于案例實證研究,數理實證研究相對較少。在使用數理實證研究方法的文獻中,大部分學者使用引力模型利用宏觀層面數據分析TBT對農產品出口的影響[1~9]。從研究結論來看,多數學者認為TBT對我國農產品出口具有抑制作用,部分學者認為具有顯著正面效應,也有學者認為既有消極又有積極影響。本文使用引力模型,分別分析當期和前期TBT對山東農產品出口的短期和長期直接影響以及一國TBT對山東向其他國家出口農產品的間接影響。
1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思想起源于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兩物體之間的引力與其質量成正比,與距離成反比。Tinbergen(1962)[10]和Poyhonen(1963)將引力模型應用于國際間貿易流量研究,發現兩國的雙邊貿易流量與兩國各自的經濟總量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反比。
Bergstrand(1989) [11]將引力模型表示為:
lnYij=β0+β1lnMi+β2lnMj+β3lnDij+β4lnZij+Uij
其中, Yij為某一時期i國向j國的出口額;Mi和Mj分別為出口國和進口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一般用GDP表示;Dij為兩國經濟中心或主要港口之間的距離;Zij為其它促進或阻礙兩國之間貿易流動的因素;Uij為隨機誤差項。
2模型構建與變量選擇
本文研究TBT對山東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因此將山東農產品出口額作為被解釋變量,選取山東GDP、進口國GDP、經濟距離、TBT、出口國平均匯率和進口國平均匯率為解釋變量,構建引力模型:
lnYijt=β0+β1lnGDPit+β2lnGDPjt+β3lnDij+β4lnTBT/SPSjt+β5lnERit+β6lnERjt+Uijt (模型一)
其中,Yijt表示t年i國向j國的出口額。2006至2011年,山東向日本、歐盟、美國、東盟和韓國農產品出口額合計均占全省農產品出口總額的75%以上(根據歷年《中國農產品貿易發展報告》相關數據計算得出),因此本文選取這五個國家(或地區,下略)作為進口國代表。Yijt即代表t年山東向五個國家的農產品出口額。
GDPit為t年山東國內生產總值,代表山東的農產品供給能力,GDPit值越大,供給能力越強;GDPjt為t年五個進口國家各自國內生產總值,反應該國(地區)消費需求能力,GDPjt值越大,需求能力越強,預期二者與被解釋變量之間呈正相關關系。
Dij為山東分別與五個進口國家之間的經濟距離。經濟距離是用地理距離除以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指數計算得出。其中,地理距離是山東省會濟南分別與五個進口國家的省會或中心城市之間的距離,其中歐盟和東盟的中心城市分別選取的是德國柏林和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因為德國和印度尼西亞分別是歐盟和東盟從山東進口農產品最多的國家之一。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指數是以韓國2006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為基準計算得出,即分別用其他四個進口國家各年度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除以韓國2006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指數用以表示山東與各進口國家港口運輸便利程度,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指數越大,經濟距離越短,說明港口設施狀況越好,交通便利程度越高,有利于促進兩個地區之間的貿易,相當于拉近了進出口國家之間的地理距離。這一指標是對傳統的地理距離指標的一種修正。預期經濟距離與被解釋變量之間呈負相關關系。
TBT/SPSjt表示t年某進口國TBT/SPS通報數之和在該年度五個進口國家所有TBT/SPS通報數之和中所占比重(以下簡稱通報數比重)。通報數比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該國家對外設置的TBT的高低。預期TBT/SPSjt與被解釋變量呈負相關關系。
ERit為t年人民幣年平均匯率(以美元作為基準貨幣)。出口國匯率變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口產品價格變動,人民幣匯率下降,即人民幣升值,不利于中國農產品出口,因此預期ERit與被解釋變量呈正相關關系。
ERjt為t年進口國貨幣年平均匯率(以美元作為基準貨幣)。進口國家匯率變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貨幣實際購買力的變動,進口國家貨幣匯率上升,意味著該國或地區貨幣貶值,即其實際購買能力降低,不利于山東向該國家出口產品。因此預期ERjt與被解釋變量呈負相關關系。
3數據來源與處理
本文使用2006~2011年山東對美國、歐盟、日本、韓國、東盟農產品出口的面板數據分析TBT對山東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山東向五個國家的農產品出口額(單位:億美元)數據來自各年度《中國農產品貿易發展報告》;中國、歐盟、日本、韓國和東盟匯率數據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年鑒》,其中,歐盟的匯率用歐元對美元的匯率代替,東盟的匯率用印度尼西亞官方貨幣印尼盾對美元的匯率代替;中國CPI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歐盟CPI定基指數根據BIS數據計算得出,其他進口國家CPI定基指數(2005=100)來自世界銀行數據庫,其中,東盟CPI用印度尼西亞CPI代表;山東GDP數據來自山東省統計信息網《山東統計年鑒》,美國、日本、韓國、歐盟GDP數據來自undata,東盟GDP數據來自http://www.dfat.gov.au/geo/fs/asean.pdf;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數據根據The World bank中Container port traffic(TEU: 20 foot equivalent units)原始數據計算得出;濟南到進口國家首都或地區中心城市之間的地理距離利用GPS經度緯度距離計算器計算得出;TBT涉農通報數和SPS通報數來自中國技術性貿易措施網。山東農產品出口額(單位:億美元)根據當年人民幣平均匯率轉化成以人民幣為計量單位的出口額,然后剔除以2006年為基期的中國CPI定基指數;對山東GDP數值同樣剔除以2006年為基期的中國CPI定基指數;各進口國家的GDP均剔除了各自以2006年為基期的CPI定基指數。
4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4.1直接影響效應分析
4.1.1短期影響分析當期TBT對山東農產品出口的影響。運用Stata 11.0軟件首先對模型進行固定效應與混合回歸效應檢驗,F檢驗結果P值為0,拒絕原假設,表明固定效應優于混合回歸結果。然后對模型進行豪斯曼檢驗,結果表明固定效應優于隨機效應,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回歸分析,所有回歸結果均通過上述檢驗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回歸得出。而且由于普通標準差計算方法假設擾動項為獨立同分布的,但同一個國家不同期之間的擾動項一般存在自相關,故均采用了聚類穩健的標準差進行固定效應回歸,得到模型一回歸結果(表1)。從回歸整體結果來看,R2為0.8752,說明模型具有較好擬合度。F值為22.20,伴隨概率為0.000,通過檢驗,說明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之間線性關系顯著,模型設定有效。所有解釋變量系數t統計值在5%顯著性水平下通過檢驗,除進口國家貨幣匯率外其他解釋變量系數符號與預期相同。從回歸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山東GDP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具有顯著正向作用。山東GDP對數前系數值為1.97,即山東GDP對數值提高1%,山東農產品出口額對數值將提高1.97%。山東GDP增加意味著山東農產品供給能力增強,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具有很強的刺激作用。
(2)進口國家GDP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同樣具有顯著正向作用。進口國家GDP對數前系數值為1.75,即進口國家GDP對數值提高1%,山東農產品出口額對數值將提高1.75%。進口國家GDP增加意味著該國家消費需求能力增強,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具有很強的拉動作用。
(3)經濟距離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具有顯著負向作用。經濟距離對數前系數為-0.94,即山東與進口國家經濟距離對數值每增加1%,其農產品出口額對數值將減少0.94%。經濟距離越遠意味著運輸成本越高,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4)當期TBT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具有負向影響,但影響非常小。當期通報數比重對數前系數為-0.05,即當期通報數比重對數值增加1%,山東農產品出口額對數值將減少0.05%,這意味著進口國家當期TBT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具有較小的抑制作用。
(5)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人民幣匯率對數前系數值為5.71,即人民幣匯率對數值每提高1%,山東農產品出口額對數值將增加5.71%。人民幣匯率上升即人民幣貶值,相當于中國產品價格下降,有利于山東農產品出口。
(6)進口國家貨幣匯率變動對山東農產品出口也有顯著正向影響,這與預期相反。當進口國家貨幣匯率上升時,進口國家貨幣貶值,其實際購買能力降低,理論上會減少進口。但可能是由于消費者受到“貨幣幻覺”的影響,往往不易感覺到其實際購買能力的變化,而且消費需求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匯率變動導致的山東農產品出口額變動被其他影響因素抵消掉。
4.1.2長期影響分析前期TBT對山東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將解釋變量lnTBT/SPSjt分別用lnTBT/SPSjt-1和lnTBT/SPSjt-2代替進行回歸,lnTBT/SPSjt-1和lnTBT/SPSjt-2分別表示前一期和前兩期TBT/SPS通報數對數值,分別得到模型二和模型三的回歸結果(表2)。
將三個模型結果比較可得出以下結論:山東大約需要兩年的時間跨越進口國TBT。當期TBT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具有顯著負向影響,前一期TBT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具有正向影響但并不顯著,前兩期TBT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已經表現出顯著正向影響,而且比前一期正向影響程度要大。因為農產品生產周期比較長,導致其在短期內供給彈性較低,而進口國TBT具有剛性,所以對農產品出口在短期內存在抑制效應,但是這種抑制效應通過倒逼機制會推動山東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隨著農產品生產標準的提高,在下一期及以后的時間里,將對農產品出口產生積極促進作用。
4.2間接影響效應分析
間接影響效應主要考察某進口國TBT對山東向其他進口國家出口農產品的影響。如分析日本TBT對山東向其他國家出口農產品的影響,即用日本TBT/SPS通報數之和作為TBT量化指標(其他變量不變)進行回歸,得到模型四的結果。使用同樣方法可得到每個進口國TBT對山東向其他國家出口農產品的影響。從回歸結果(表3)可得出以下結論。
4.2.1各國家TBT對山東向其他國家出口農產品的間接影響并不相同日本TBT對山東向其他國家出口農產品的間接影響顯著,而韓國、美國、歐盟和東盟TBT對山東向其他國家出口農產品的間接影響并不顯著。從解釋變量lnTBT/SPSt系數t值來看,只有模型四的β4的t值在5%顯著性水平下通過檢驗,而且β4符號為正,這說明日本TBT對山東向其他
國家出口農產品起到了顯著正向影響,即日本TBT/SPS通報數對數值增加1%,山東向其他四個國家的農產品出口額對數值提高0.72%。可能是由兩種原因導致的:一是由于日本TBT提高后,山東為避開日本TBT的影響轉而更多地向其他國家出口農產品;二是由于山東按照日本TBT要求改進生產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后,其農產品也較原來更受其他國家消費者青睞。但韓國(美國、歐盟、東盟)TBT對山東向其他國家出口農產品沒有產生顯著影響。
4.2.2從其他解釋變量來看,大部分模型進口國GDP和進口國匯率對數值前系數t統計量是不顯著的,主要是因為二者存在多重共線性導致的。因為進口國匯率反應其實際購買能力變化,而進口國GDP反應進口國對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其購買能力的大小。
5結論與建議
本文使用2006~2011年山東對美國、歐盟、日本、韓國、東盟農產品出口的面板數據,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TBT對山東農產品出口的短期與長期影響、直接與間接影響。結果表明:當期TBT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具有顯著負向影響,說明TBT在短期內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具有抑制作用。前兩期TBT對山東農產品出口表現出顯著正向影響,說明TBT在長期內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具有促進作用,且山東約需要兩年時間跨越進口國TBT。日本TBT對山東向其他國家出口農產品具有顯著正向影響,說明日本TBT對山東向其他國家出口農產品具有間接促進作用。
今后山東應進一步完善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技術體系,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爭取用更短的時間跨越進口國TBT。可適當按照日本TBT要求改進農產品生產結構和質量,不僅可以滿足日本市場需求,而且也能更好地滿足其他國家消費者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高增安,霍明,禮楠,等.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四川農產品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J].農村經濟,2010,9:33-36.
[2]江凌.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影響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3]劉欣.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農產品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與對策研究[D].沈陽:沈陽工業大學,2007.
[4]劉鑫.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影響的實證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7.
[5]石楠.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分析[D].蘇州:蘇州大學,2010.
[6]徐維,賈金榮.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J].中國經濟問題,2011,2:45-51.
[7]趙琪.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4):8744-8746.
[8]周錦秀.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農產品出口影響的實證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5.
[9]Otsuki T,Wilson J S, Sewadeh M.What price precaution? European harmonization of aflatoxin regulations and african groundnut exports[J].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e Economics,2001,28(3):263-284.
[10]Tinbergen J.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Suggestions for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M].NewYork: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2.
[11]Bergstrand J H. The generalized gravity equation,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nd the factor-proportions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trad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9,71(4):14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