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自己見機行事的事例中總結出了作文課的奧妙。
關鍵詞:作文課;生活;寫作素材
近幾年是語文教學不斷改革和探索的幾年,尤其是在新課改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有責任拯救語文教學于水深火熱之中。因為,在大多數學生的眼中,上語文課提不起精神,作文課更讓人頭疼。基于此,我憑借自己二十幾年的語文教學經驗,大膽嘗試,力求做到把語文課的樂趣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逐漸摸索出一套語文習作教學方法。
新的學期剛剛開始,下午上課鈴響后,我來到教室準備上課,忽然發現學生跑得滿頭大汗,并且還在津津有味地談論著什么。我想,如果這時上課不是純粹唱催眠曲嗎?不如換一換口味吧!
“老師,今天上什么?”學生問。我笑而不答,心想絕不能說寫作文。
“愉快的寒假剛剛過去,學生一定會有許多高興的事告訴大家吧!現在就敞開心扉,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樂吧!”
話剛說完,學生立即歡呼起來。紛紛下位去找好朋友交流,頓時教室里一片沸騰,學生個個眉飛色舞、口若懸河……
等學生講完后,我向他們提了個建議:給自己說的事情起一個有趣的名字,趕快寫到黑板上去。一陣沉思后,學生到黑板板書的絡繹不絕(全班36人全都寫上去了)。看到滿滿一黑板題目,同學們議論紛紛,甚至哈哈大笑。看到同學們這么感興趣,我趁熱打鐵,請大家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最想了解的三個題目,舉手
表決。
選好題目,我請三個小作者上臺,輪流敘述這幾件事,并且解答同學們的提問,我也隨機對學生敘述中出現的問題補充解答,不知不覺中把記敘文的六要素讓學生記住了。最后總結,教會學生如果讓別人對你的故事感興趣,精彩重要的地方要說得具體些、生動些。
看到學生欲言又止的樣子,我讓各小組交流自己的作品,相互補充,爭取把內容說具體。
水到渠成,最后一環節,我要求學生把講的事情寫下來。就這樣學生不知不覺地愉快地解決了“作文”這一難題。仔細想想,學生之所以寫出了有趣的文章,不正是驗證了“藝術來源于生活”這句話嗎?看到學生的進步,原因只有一個:“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當我們無數次反思我們的作文教學時,一定要明白:寫作的第一要訣,在于真實,在于自然。學生通過這一次簡單的寫作訓練,熟練地掌握了這一要決。另外,在平常的教學中,我還讓學生充當小記者,走入社會,去看、去聽,實地觀察,收集材料,自由寫感興趣的話題。在生活的海洋里游了一番的學生,確切地認清了一點:寫作的素材,無處不在,它們猶如散了一地的珍珠,心眼亮的人,懂得如何把它們撿起來,然后,用生花妙筆貫穿成文!
多年的語文教學,讓我深深感到: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的土壤,只有盡快將學習語文的樂趣還給學生,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濱州高新區實驗學校)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