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在ArcGIS 10.1軟件平臺上,設計縣級森林資源地理信息系統,總結地理數據庫、GIS服務、Web GIS應用設計中的技術要點。
關鍵詞:Web GIS;ArcGIS;地理數據庫;森林資源地理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 S7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3-149-02
縣級森林資源地理信息系統是以地理信息技術為基礎,綜合運用計算機軟硬件、網絡技術以及現代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方法,通過對縣域地理空間數據、森林資源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進行輸入、存儲、查詢、檢索、處理、分析、顯示、備份和更新等操作,實現森林資源管理、輔助決策、輔助林業生產經營等目標的信息系統。筆者通過分析縣級森林資源管理的業務需求,研究利用ArcGIS 10.1軟件平臺,實現Web GIS版縣級森林資源地理信息方法、步驟,以及在縣級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二類清查)使用GIS進行數據匯總及成圖的可行性,總結系統的設計、實施過程中需關注的技術要點。
1 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系統運行于網絡平臺,采用B/S(瀏覽器/服務器)方式。系統采用分層結構:第1層,ArcSDE地理數據庫,實現在服務器上集中存儲基礎地理數據、森林資源數據功能;第2層,ArcGIS Server地理服務,利用ArcGIS Desktop定義地理數據,在ArcGIS Server服務器上發布地圖服務和可編輯的要素服務;第3層,Web GIS應用程序,以網頁的方式訪問地理服務,以編輯小班地理數據,自動數據匯總及成圖。
2 系統設計的技術要點
2.1 設置森林小班編號 森林小班的編號(ID)由林業行政編碼+正式小班號組成。行政編碼組成:縣級代碼+鄉級代碼+村級代碼,如森林小班編號34281301010001為安徽省涇縣桃花潭鎮清溪村1號小班。正式小班號自動編制方法:增加小班要素字段:X值,Y值,用VB代碼地理計算小班要素外接矩形的左上角的X值和Y植,再按Y值降序、X值升序對要素進行排序,在Excel中打開Shap文件中的DBF文件,以序列方式自動填充正式小班號。
2.2 充分利用屬性域 利用屬性域規范數據錄入,同時減少數據存儲量。方法:ArcCatalog連接地理數據庫,根據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調查因子代碼表、林業行政編碼表新建屬性域,新建森林小班要素,部分字段選擇屬性域。在新建要素錄入屬性表時,設置了屬性域的字段出現下拉列表,實際保存的字段數據為代碼。
2.3 合理規劃GIS服務 GIS服務規劃為二類:底圖圖層:基礎地理數據;業務圖層:森林資源小班,采伐、征占用林地、造林等其它小班。底圖圖層發布為地圖服務,并設置緩存切片方式,減少訪問時服務器的計算量,提高并發訪問的速度。對需在線編輯的森林小班要素發布為要素服務。
2.4 控制編輯權限 鄉級用戶只能創建和編輯自己創建的森林小班要素,可以查詢其它用戶創建的森林小班要素,但不能進行編輯。實現方法:ArcGIS Server中創建用戶,分配角色和權限;業務圖層發布GIS要素服務時,啟用對要素編輯權限的控制;同時啟用地理數據庫的編輯者追蹤,記錄創建或編輯要素的用戶和時間,便于在事后查看,監督工作質量。
2.5 零代碼創建Web GIS應用 利用ArcGIS Viewer for Flex或ArcGIS Viewer for Silverlight客戶端方案,在創建應用程序向導的幫助下,根據業務專題需要,添加底圖圖層和業務圖層,增加網頁編輯、查詢、打印等工具,保存并發布為不同的Web GIS應用程序。用戶在Internet Explorer打開Web GIS應用程序的網址,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進入系統進行新建森林小班要素、查詢等操作。
2.6 先生產行政界線,再生產森林小班數據 在森林小班數據生產前,結合林改基本圖,先生產行政界線區域、界線要素數據,含:縣級、村級、組級(林地所有權不同)區域、界線。跨村插花處理為一個要素的多個組成部分。行政區域要素屬性表,字段增加村級單位代碼,森林小班要素屬性中行政村、村民組等字段由要素間進行地理連接,計算字段方式自動生成。
2.7 保證Web GIS在線編輯要素的拓撲質量 為保證森林小班要素間不重不漏,在Web GIS中創建小班時盡量使用“自動完成多邊形”工具,合理使用“剪切”、“合并”等工具。或采用線生成面的方式:增加森林小班界線線狀、點狀要素,在Web GIS中創建森林小班界線及點,在點屬性數據中輸入小班屬性數據,再利用ArcGIS Desktop線狀生成面狀要素,同時地理連接于森林小班點狀要素,進行字段計算自動生成森林小班面狀小班的屬性數據。
2.8 數據自動實時統計 ArcMap及Web GIS應用程序自帶的報表統計功能比較簡單,不能滿足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復雜的數據統計要求。利用Excel 2010數據庫前臺報表分析功能,連接到地理數據庫,插入數據透視表,定制多數據項交叉匯總的統計表,實現森林資源數據的實時、動態統計。
2.9 移動客戶端應用 在智能手機上安裝ArcGIS for Android或ArcGIS for IOS,利用3G網絡連接至服務器,可以實現GPS定位、小班查詢,也可以在野外直接編輯小班要素,填報屬性數據。
2.10 使用時態數據 時態數據是表示某個時間點的狀態的數據。在森林小班要素屬性中增加資源變化時間字段,并啟用圖層的時間屬性,在客戶端訪問地圖時即可使用時間滑塊來顯示時態數據,動態展現森林資源消長的過程,回溯小班生產經營的歷史。
2.11 年度森林資源數據的更新 在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的間隔期內,利用年度的采伐、造林、林地征占用等數據對森林資源數據進行更新。方法:利用地類變化小班要素數據對前期森林小班要素進行剪切操作,再將地類變化小班要素復制到前期森林小班要素,產生年度森林資源現狀小班要素。要求采伐、造林、林地征占用等要素,字段標準一致。
3 結語
利用ArcGIS 10.1軟件平臺,設計、實施縣級森林資源地理信息系統,并應用于縣級森林規劃設計調查工作中,能實現計算面積、數據分類統計、專題圖等功能,極大的提高了工作質量、效率。利用生產經營數據對森林資源數據進行更新,可以實現對森林資源的動態監測,提高了森林資源管理水平。Web GIS客戶端界面友好,不需安裝軟件,易于被林業技術人員掌握。ArcGIS 10.1系列軟件作為普適的GIS平臺,不需編程開發,即可滿足搭建縣級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