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論述了路橋建設品質管控相關的工作,分析了其前期時期以及建設時期和完工時期的品質管控措施。
關鍵詞:橋粱施工;質量控制;施工質量
1 關于開工時期的品質管控活動
1.1 做好圖紙的核查和管控活動
圖紙是開展品質管控活動的關鍵參考內容,所以要積極的開展該項審核活動。具體的說要分析相關的說明是不是完備,圖紙中是不是有遺漏的內容,是不是存在差異,其表述措施是不是清晰,是否合乎相關的規定,使用的物質是不是有品質保障,建設工藝和措施是不是優秀的,是不是合乎具體的狀態,是不是方便建設,是不是可以保證品質等等。
1.2 建設場地的控制
要在場地之中設置暫時性的裝置,要積極的對建設設備進行調試,開展測量以及復測活動,整理資料。開展好前期的試驗測試活動。
1.3 施工組織設計的控制
應確保施工組織設計包含編制說明,施工組織機構,施工平面布置圖,施工方法,施工詳圖,資源計劃,總進度計劃和進度圖,質量管理,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等內容。
1.4 測量數據的控制
也就是說要檢測和核對放樣以及測試的信息等是不是精準,而且要依次的開展核查活動,如果存在不合理的要素的話,就要在規定的時間之中告知承包人對其補充處理,一直到合乎規定為止。要不然的話不能批復,不能開展后續的建設工作。
2 建設時期的品質管控活動
任何項目的品質都是由很多的建設步驟的品質組合得到的,而建設步驟品質的優劣,是由于工作者的素養和建設管控活動是不是合理而決定的。所以,建設時期的品質管控要將合約內容和技術信息等當成是參考信息,將工序的品質管控當成是關鍵內容,經由關注建設者的活動品質來確保項目的品質,進而合乎品質規定,確保其可以實現安全性以及舒適性等的規定。
2.1 針對建設者開展的管控活動
也就是說要分析進場工作者的資格,建設者的資格要和建設工藝中論述的資格要素保持相同,規定建設者要切實的結合監理人員的規定開展建設以及檢測活動,并且即應檢查進場施工人員資質條件,進場施工人員資質應與施工工藝中所規定的資質條件一致;并要求施工人員應按照駐地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工藝流程進行施工、檢驗和報檢,并做好施工原始記錄表和施工日志的填寫。
2.2 掌控好建設設備
也就是說要保證所有進入到場地之中的裝置有資質證明材料,要具有驗收信息以及調試的記錄信息等。要按照規定來使用機器,要保證它的操作是正確的,要按照責任制,將設備分配給具體的責任人,要保證具有非常優秀的技術性,提升它的穩定性,降低磨損,增加使用時間,減少損耗,進而切實的提升利潤,同時還應該開展好養護活動。
2.3 掌控好測量
也就是說要核查路線放樣,對于那些不達標的嚴禁開展工作,對于那些已經完成的幾何要素,像是寬度等等的也應該開展測量,對于不達標的要結合規定來處理。
2.4 掌控好建設物資
2.4.1 要分析合作方的品質保證水平,也就是說要分析其材料的品質和交貨的具體時間等,供貨方質量管理體系對于按要求如期提供產品的保證能力;供貨方的顧客滿意程度;供貨方交付材料之后的服務和支持能力等,并建立材料供應檔案。
2.4.2 在進場的時候做好記錄活動,對于項目需要使用的原料等的品質要積極的測試,要結合規定在人員配備、組織管理、檢測程序、方法、手段等各個環節上加強管理,認真的分析關鍵物資的進場次序,要對其開展抽檢工作,而且要開展好進場登記工作。
2.4.3 積極的測試材料的品質
比如鋼筋,要保證其不能夠存在彎曲現象,沒有損害,沒有縫隙,沒有疤痕以及污點等。可以有突出的部分,不過不應超過設定的數值,要隨機的對其開展抽檢活動,如果其表層有鐵銹的話,要處理好,防止其干擾到粘結,如果銹跡呈現出較深的顏色,表層有分離問題的話,要棄用。
水泥:應檢驗水泥出廠質量資料,如凡氧化鎂、三氧化硫、初終凝時間、安定性中任一項指標不符合現行水泥標準均不能進入工程現場;應確保已進場的水泥是否與質保資料相一致,如包裝袋標志是否齊全規范、袋內是否有凝結塊等;應將水泥批量抽樣送檢,復檢的水泥在試驗報告核查內容全部合格后,方可用于混凝土施工;應根據混凝土工程(使用)的環境位置特點,選擇水泥強度(確定水泥品種及強度等級),一般為混凝土強度等級的1.5~2.0倍(這個標準在高強混凝土中已不適用)為宜;除此之外,還要確保進入到場地之中的材料的總數是足夠的,不一樣類型的水泥不能夠一起使用,禁止用受潮的或者是超過使用時間的。
混凝土:要核對水泥和砂石等的品質是不是合乎相關的規定,要查看它的配比是不是合理的,而且要分析所有的計量設備等是不是齊備的,要分析建設規劃和建設步驟是不是能夠有效的落實。假如其中的一個步驟不合乎相關的規定的話,要告知工作者對其整改處理。
2.5 掌控好建設工藝
在建設之前的時候,相關的工作者要結合分項內容的建設工藝對相關的工作者開展交底活動。在建設的時候,要明確各種工藝的具體規定。要了解工序間的連接和協調以及建設措施的布置等,要明確建設的品質和安全等方法,對于建設時期的一些不利現象要積極的調節,對于所有的工序完成之后要開展驗收工作,只有達標之后才可以開展后續的建設活動。
3 完工時期的品質檢測
3.1 驗收標準
完工之后要開展驗收工作,質檢人員要結合搜集的信息,結合國家規定等對信息分析論述,斷定項目的品質,闡述具體的建設品質的干擾緣由以及導致的一些不利現象。
而工程技術管理人員,應按編制竣工資料的要求收集整理材料、設備、構件的質量合格證明材料,各種材料的實驗檢驗資料、隱蔽工程記錄、施工記錄等質量記錄;對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樣以及有關材料,應按規定進行見證取樣檢測;對設計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應進行抽樣檢測;并組織項目的技術、質量、生產等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檢驗評定。對查出的施工質量缺陷應予以糾正,且應在糾正后再次驗證以證實其符合性;在確認工程質量符合強制性標準設計文件及合同要求后,向發包人、監理部提出工程竣工報告,并簽定“質量保修書,使用說明書”。
3.2 驗收項目
3.2.1 地基: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標高、基底地質情況和承載力、基底處理和排水情況等。
3.2.2 沉入樁:樁中軸線偏斜率、單排樁樁位、群樁樁位。
3.2.3 灌注樁:孔位、孔深及孔徑、孔形和傾斜度;樁身混凝土抗壓強度;鉆、挖孔灌注樁的承載力實驗。
3.2.4 沉井:沉井基底、平面尺寸、井壁厚度、傾斜度、沉井刃腳底面標高。
3.2.5 模板、支架和拱架:模板標高、內部尺寸、軸線偏位;支架和拱架縱軸的平面位置、曲線形拱架的標高。
3.2.6 鋼筋:鋼筋型號、鋼筋抗拉強度、搭接長度、錨固長度、保護層厚度、焊接區的位置、焊接長度以及鋼筋骨架尺寸、彎起鋼筋位置、保護層厚度等。
3.2.7 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施工洞留置的方法和位置、接槎的處理等。
3.2.8 預應力混凝土:鋼筋冷拉、預應力鋼材編束、孔道預留、施加預應力、孔道壓漿等。
綜上所述。文章主要探討了公路橋梁施工的質量控制,并對公路橋梁施工的開工階段、施工階段和交竣工階段做了具體的分析,表明了在施工過程要明確質量控制目標,有效地實施質量控制,以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及降低(避免)施工人員(發生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