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經濟高速前進的背景之中,很多城市間的道路修建活動也在積極的開展著,為了更為合理的處理道路中的車轍現象,筆者詳細的分析了導致此類問題的緣由,而且分析了應對方法。
關鍵詞:瀝青路面;車轍;措施
1 前言
在我們國家,道路的建設位置非常多,目前的問題是其總數非常多,不過總的級別卻較低,很多都是由瀝青材料制作得到的,由于車輛的多次通行,同時未設置渠道性的交通模式,此時在道路之中就會經常性的發生車轍現象。目前我們國家的道路建設活動一般都是使用半剛性的瀝青,當道路完工一直到通行之后,其表現出非常多的問題,比如縫隙以及水損壞等。由于當前的經濟發展速率非??欤囕v增多,尤其是那些重型車越來越多,進而使得道路面對非常多的問題。所以為了保證通行順暢,就要切實的分析其成因以及具體的應對方法。
2 關于車轍的三類成因
2.1 因為負載力大于路面的強度而導致的問題
在我們國家,經常性的會遇到超重車的現象,其負載超過了路面的承受力,進而引發了車轍問題。在瀝青的其他層之中出現了持續性的變形問題,導致了車轍問題發生。其一般是寬度寬,而且沒有隆起問題。
2.2 關于混凝土的一側流動引發的變形問題
在我們國家夏天高溫氣候非常多,在熱力的干擾之下,材料會發生一定的變形問題,在經由很多車通行之后,車輪多次的碾壓,使得其受力性變弱了,進而超過了它的穩定性的最低值,同時因為熱力的原因,殺跌變形問題發生。在經由車輪不斷的碾壓,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車轍現象。其一般被稱作是流動性的車轍?;蚴窃诙啻诬囕v的不斷行進力的干擾之下,使得一些區域發生了沉降問題,進而導致了坑槽現象,還有就是一些車道中很少有車,此時就會使得兩邊反向的突起,在公路成彎道的還會有向外推擠的狀況,也可能導致公路上的車道線等相關交通車線的變形,瀝青混合材料的流動性也決定了這種現象的必然發生條件。
2.3 沒有做好壓密性而導致的問題
目前我們國家的道路一般使用的都是一些半剛性的瀝青物質。這種道路中出現的一般都是流動性的車轍。我們國家目前對于這種問題還沒有研究出合理的應對措施,一般是完善相關的材料的品質,進而確保其穩定性高,降低車轍的發生幾率。
接下來要講述的這種問題在國外很少會出現,但是在我們國家卻很常見。其是因為瀝青的面層壓密性而導致的,其是不正常的車轍問題。尤其是在我們國家是經常性的發生,在對一些高速路建設的時候,只是關注它的平整性,進而導致使用性等被忽視,密實性太差,當道路完成之后通車時,夏天的溫度非常高,往返的車流會對其不斷的碾壓,進而導致間隙變小,只有達到其空隙的特定位置后才能形成穩定。在不同的外力作用下導致路面不規則變形的同時,平整性也急速下降,極易形成車轍的發生,但這種車轍兩邊不存在隆起現象,只有下沉形成的坑狀,形成V字型或者W型。這就是明顯的修路建設的施工的不規范而引起的非正常車轍的狀況。因此在今后的道路建設過程中,要在關注其平整性的時候,確保項目的品質優秀,在建設的時候要關注壓實性,進而降低因為壓實性不合理而導致的問題。在建設的時候不應該只是關心它的平整性,還有關注壓密性特征,要保證它的壓實性達到設定的標準,才可以防止問題出現。
3 導致問題發生的具體緣由
半剛性基層路面的車轍主要產生于瀝青混凝土面層,導致車轍的關鍵緣由是其穩定性太差,在車輛的多次通行之后就會聚集而生成不利現象。
3.1 瀝青類型
瀝青種類要切實的結合天氣以及通行狀態等來選取,尤其是氣溫高、渠化交通的道路應選用較粘稠的符合重交通瀝青技術要求的優質瀝青和改性瀝青。從瀝青品質及路用性能來看,進口瀝青稍優于國產瀝青。
3.2 瀝青用量
混合料的粘結力與瀝青用量有關,用量越大,礦料顆粒間游離的自由瀝青越多,礦料周圍的瀝青膜越厚,混合料的粘結力越低。反之易出現松散、離析現象。瀝青用量必須嚴格按馬歇爾試驗指標,并綜合考慮氣候條件、交通類型,公路等級等因素。
3.3 礦料級配、顆粒形狀及表面特性
瀝青混合料的嵌擠力和內摩阻力主要取決于礦料級配、顆粒形狀及表面特性、瀝青用量等。為使瀝青混合料的內摩阻力增大,滿足抵抗永久變形的能力,除采用最佳的瀝青用量外,采用形狀好、表面粗糙、壓碎值小、與瀝青有良好的粘附性的礦料是非常關鍵的。
3.4 空隙率
它對于材料的持久性以及熱穩性等都有一定的干擾,如果太大的話對持久性不利,如果太小的話對于熱穩性又不是很合理。
4 應對方法
4.1 提升強度和剛度
盡量采用無機結合料穩定粒料來作為半剛性基層材料。無機結合料穩定粒料的強度和剛度都很高,具有板體性、水穩定性、抗裂性、一定的抗凍性和良好的力學性能,對車轍的影響很小。
4.2 提高車轍試驗的指標
針對我國現行車轍試驗規范值偏小的情況,在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應提高混合料中車轍試驗的動穩定度值標準,以減少車轍的產生。
4.3 施工工藝控制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關鍵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從目標配合比到生產配合比,到配合比的驗證,工程技術人員應完成全部試驗,認真分析數據,保證級配好、油石比最佳。
4.3.1 施工中監理應掌握拌和站控制室的數據,了解各集料、瀝青、礦粉的用量,從而控制混合料的級配、油石比。
4.3.2 當開展攤鋪碾壓的時候,要管樁熨板的振級,進而確保其松鋪性優秀,保證壓實性合理,降低車轍的尺寸,進而確保平整性合理。
4.3.3 對于抗滑指標是混合料自身存在的紋理性能,不應犧牲壓實度片面追求。往輪碾上噴灑水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噴灑量,以防降低混合料溫度,要采用霧狀噴灑器。
5 瀝青路面的施工及設計質量防范措施
5.1 嚴格按照《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2)合理組織施工進行碾壓,平攤作業連續進行,減少冷接縫。對縫壁涂刷0.3-0.6kg/m2改性粘結材料,再鋪筑新混合料。使基層和瀝青混合料面層的壓實度應分別達到98%或96%,充分壓實橫向裂縫。
5.2 優化瀝青路面結構組合設計,瀝青面層每層的厚度不宜超過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徑的3-4倍,否則車轍容易形成。對于特殊的交通量大,和路面的坡度,橋梁,拐彎處路段,如橋涵兩側填土充分壓實或進行加固處理。
5.3 在規定的時間之中開展好養護以及管控活動。
6 結束語
在我們國家,道路之中存在車轍現象并非是罕見的。但是由于它的出現幾率非常高,因此在修建道路的時候,要積極的開展碾壓的密實性活動,在關注其平整性的時候還應該關注其使用性特征,要保證建設工作開展順暢,完善其建設品質,使用全新的建設工藝來開展建設活動,使用全新的裝置來協調開展活動。要強化建設管控力度,要使用最為合理的措施來開展路面的修建工作,對于車轍問題也應該積極地分析,而且要認真的預防常見的不利現象,確保品質優秀。
參考文獻
[1]李闖民,李宇峙.淺析重復荷載作用下的瀝青路面車轍因素[J].公路交通科技,1999(9).
[2]王麗健,譚憶秋,遲鳳霞.瀝青路面車轍發生的機理分析[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