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和網絡中,盛傳著手機外殼攜帶超強致癌物質,例如苯和甲醛。并且提到這些易揮發的有毒物質,可以隨著呼吸道直接進入人的五臟六腑。這是真的嗎?實驗證明,部分劣質手機殼確實在加熱后會釋放出有毒的苯系物和甲醛。但目前國家沒有針對手機殼苯系物及甲醛超標的行業檢測標準。專家建議在選擇手機殼時,盡量挑選沒有明顯氣味的產品,同時盡量在空氣流動的環境下使用,并且減少兒童對手機殼的接觸。
實驗是驗證傳言的唯一方法,記者帶著三種從市場上購買普通手機殼,找到北京服裝學院應用化學實驗室,進行了科學的檢測實驗。
第一步,實驗員將三種手機殼分別放在密閉的燒杯中,然后用紅外線快速干燥器烘烤加熱。如果含有有毒物質的話,加熱可以加快有毒物質的釋放。
第二步,實驗室工作人員對三種手機殼烘烤加熱十分鐘,使手機殼溫度升高。這是模擬手機通話過程中產生微波,可能有手機殼的局部溫度過高的現象。
第三步,通過禾信SPIMS-1000在線VOC質譜儀器分別檢測燒杯中揮發的氣體,對這些氣體進行了VOC(可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分析。
最后,實驗室工作人員通過檢測指標得出結論,三種廉價的手機殼里均不同程度地含有苯系物質和甲醛。中華環保標準委員會理事、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龔龑博士告訴記者,部分劣質手機殼會釋放有毒的苯系物和甲醛,大概來源于不合格的塑料膠或粘合劑。但對于苯系物及甲醛是否超標,由于國家沒有針對手機殼的行業檢測標準,所以沒法定論。
此前,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欄目組請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實驗人員也進行過專業實驗。實驗人員將實驗艙溫度加熱到45℃,然后把手機殼放進去,1小時后手機殼被加熱后釋放出的氣體收集完畢。隨后,實驗員對這些氣體進行苯、甲醛含量分析。
當時是把手機殼放在30升的不銹鋼密閉艙里做的,經過實驗發現劣質的手機殼都會釋放一定量的甲醛和苯,但釋放量并不大。兩次科學實驗得到的結論是一致的,廉價手機殼確實含有一定量的苯系物質和甲醛。
苯、甲醛都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一類人類致癌物。苯在常溫下即可揮發,形成苯蒸氣,溫度越高揮發量越大。在工農業生產中,苯被廣泛使用,而甲醛也是一種常用的化學原料,由于成本比較低,用做樹脂的粘接效果比較好。至于在手機殼中的這類揮發性物質會不會導致癌癥,也沒有相關的檢測標準。
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的工程師趙振表示,建議大家在選擇手機殼時,盡量挑選沒有明顯氣味的產品,同時盡量在有空氣流動的環境下使用,并且減少兒童對手機殼的接觸。
苯和甲醛都是常見的化工原料,它們主要來源于建筑及室內裝飾材料。有些污染物釋放時會有刺激性的味道,這是否是有毒氣體判斷標準呢?趙振說,如果通過直觀感受如聞味道、眼睛流淚、嗓子不舒服等,來判斷室內空氣中是否有甲醛、苯等污染物濃度超標,這種方法是不太可靠的,最好的方法是找專業的檢測機構對室內的空氣狀況進行檢測。
最后專家提醒,由于室內空氣中的部分污染物的釋放周期比較長,為了減少危害,要注意開窗通風,且可以選擇活性炭等吸附材料來輔助凈化室內空氣。
雞鴨感染艾滋病?
目前還沒有雞鴨感染傳播艾滋病的證據。艾滋病病毒(HIV)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只有人類和猩猩等靈長類動物才能感染,另外,進入北京市的肉制品每天都會經過檢驗檢疫,不會出現雞鴨感染傳染病的問題。 (北京青年報)
空腹不能吃香蕉?
空腹吃香蕉導致血鎂升高!其實這個說法絕對是一個謠傳,因為100克香蕉只含有43毫克的鎂元素,一只最大的香蕉就算是200克的話,也就含有鎂元素86毫克。然而我們正常人每天對鎂元素的需求量是350毫克。 (國家高級營養保健師 蘆會莉)
木糖醇對狗有毒?
木糖醇會使狗的胰島素分泌驟增,導致血糖驟降,引起一系列不適反應,治療不及時甚至會引起死亡。狗一旦誤食,需盡快送往獸醫院。平時應把含木糖醇的食物放在狗接觸不到的地方。(果殼網)